正文 第30章 思維理性投資(一):投資者戰勝市場的必備素質(1)(1 / 3)

巴菲特之所以能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為他關心的是尋找那些他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礙,而不是去擁有什麼能飛越七英尺的能力。

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投資

對你的能力圈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範圍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夠確定能力圈的邊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邊界所在,你將比那些能力圈雖然比你大5倍卻不知道邊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巴菲特

在美國人乃至全世界所有人眼中,巴菲特就是活財神。他的旗艦上市公司——伯克希爾公司取得的成就是獨一無二的。40多年來該公司一直保持著平穩的收益,平均每年都保持近23.5%的增長。安迪·基爾帕特裏克曾經這樣說:“如果你在1956年把1萬美元交給巴菲特,它今天(2003年)就變成了大約2.7億美元,而且這還是稅後收入。”

為什麼巴菲特會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認為,一項投資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投資者對自己所做投資的了解程度。一般來說,了解得越深,成功的比例越大,相反,失敗的比例就越大。巴菲特說:“我們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為我們關心的是尋找那些我們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礙,而不是去擁有什麼能飛越七英尺的能力。”

針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巴菲特提出了著名的能力圈原則,其核心思想可概括為:不熟不買,不懂不做。意思就是不參與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在自己能夠理解的範圍內選擇投資目標。巴菲特說:“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這也是他能保持投資不賠錢的基本原則。

對巴菲特的能力圈原則,美國著名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表示讚同,他說:“如果一個投資人不能在30秒內說出他們的投資對象是從事怎樣的業務,那麼他們的投資很難成功。”

在伯克希爾公司1996年年報中,巴非特對能力圈原則進行了解釋,他說:“智能型投資並不複雜,當然它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投資者真正需要具備的是能夠對所選擇的企業正確評估的能力,請特別注意‘所選擇’這個詞,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通曉每一家或者許多家公司的專家。你隻需要能夠評估在你能力圈範圍之內的幾家公司就足夠了。”

“顯然,每一位投資者都會犯錯誤,但是通過將自己的投資範圍限製在少數幾個易於理解的公司中,一個聰明的、有知識的、勤奮的投資者就能夠以有效實用的精確程度判斷投資風險。”

巴菲特多年來一直擁有許多企業:加油站、農場開墾公司、紡織廠、連鎖性的大型零售商、銀行、保險公司、廣告公司、鋁業及水泥公司、報社、石油、礦產和開采公司、食品、飲料、煙草公司,以及無線和有線電視公司。他或者擁有企業的控製權,或者隻是擁有該公司的部分股票。無論是哪一種情形,巴菲特總是對企業運作的狀況了如指掌。

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避免了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巴菲特建議投資者僅在自己競爭優勢圈內選股。而這個競爭優勢圈並不需要多大,而是在於投資者如何定義形成優勢圈的參數。巴菲特說:“對你的能力圈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範圍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夠確定能力圈的邊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邊界所在,你將比那些能力圈雖然比你大5倍卻不知道邊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巴菲特還說:“我每年一次撰寫幾十頁年報的活動,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發現,有些東西常常以為自己懂了,但要把它們放在紙上向股東解釋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並不很了解。所以,這個活動不但使我對各行業想得更深入,而且也使我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

在操作的過程中,巴菲特一生都奉行“簡單”,他專挑那些業務簡單明白的公司來投資。比如對可口可樂、吉列、《華盛頓郵報》等傳統行業中百年老店的長期投資。這些“巨無霸”企業都是人們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全球著名企業。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基本麵容易了解,易於把握。這就是巴菲特對“不熟不做”投資理念的最佳運用。在他眼中,“基本麵信息容易收集,具體經營情況容易把握”的公司就是自己熟悉的公司。巴菲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喜歡簡單的企業。我們努力固守於我們相信我們可以了解的公司。這意味著他們本身通常具有相當簡單且穩定的特點,如果企業很複雜而產業環境也不斷在變化,那麼我們就實在是沒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去預測其未來現金流量,碰巧的是,這個缺點一點也不會讓我們感到困擾。”

巴菲特在投資過程中始終遵守一個原則:不碰複雜的企業。我們可以看出,在伯克希爾公司下屬的那些獲利豐厚的企業中,沒有哪一個企業是從事研究和開發工作的。對巴菲特不碰複雜企業的決心我們可以通過下麵這件小事看出。曾經伯克希爾公司的一名股東向巴菲特請教對醫藥類股票的看法。巴菲特回答說:“這不是伯克希爾公司所擅長的領域。”這其中的意思很明白:他絕對不會預測出哪一種藥品會取得成功,哪一種藥品會身陷泥潭。在巴菲特看來,醫藥類股票和科技股屬於同一類股票,對這類股票的發行公司的技術發展狀況,巴菲特承認自己知之甚少,至於這些公司競爭對手的未來技術發展趨勢他更是一無所知,難以判斷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