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思維理性投資(二):永遠保持平和心態(1)(1 / 3)

投資必須保持平和的心態。如果總是把那些錯誤的投資牢記在心,不僅無濟於事,還可能因此擔心害怕,導致往後一連串甚至更嚴重的投資虧損。這是巴菲特對所有投資者的忠告。

平和心態:投資者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

——巴菲特

投資必須保持平和的心態。如果總是把那些錯誤的投資牢記在心,不僅無濟於事,還可能因此擔心害怕,導致往後一連串甚至更嚴重的投資虧損。這是巴菲特對所有投資者的忠告。

股票市場是由無數投資人的買賣意誌和行為決定而形成合力的結果,整個股票市場的上升或下跌,其最主要動力是來自於投資人的心理影響。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股市的變化就是人心的變化,認識股市的過程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一位投資者要想把握住股市,首先要把握住自己。在巴菲特看來,“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

很多投資者在購買股票時,一旦出現套牢或賠錢之後,情緒就開始低落,有的甚至到了崩潰的地步。這種現象在股市中屢見不鮮。心理學家認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是感情的動物,自己辛苦賺來的錢,眼見就這樣賠進股市裏,誰會舒服?所以巴菲特總是建議那些即將步入股市的人,如果不能做到眼看自己的股票下跌50%而心不慌,那就不要進入股市。

巴菲特之所以能以100美元起家成為世界首富,我們認為他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這種心態,讓巴菲特看到了互聯網狂潮背後的泡沫,看到了狂熱市場後麵跟隨的危險,從而使他作出一些理性的決策,避免了無謂的損失。但是,實際操作中能做到不受市場環境影響,常年保持平和心態的人又有幾個?萬千股民都向往著找到“炒股絕招”“製勝法寶”“跟莊秘訣”,從而在股市中所向披靡,建功立業,迅速致富。許多股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麵對同樣的基本麵信息,會見好見壞;麵對同一張技術圖表,會見仁見智;麵對同一條政策消息,會見多見空。巴菲特認為,任何一種投資理論或操作策略,都必須靠人的心智來駕馭。由此,他指出任何一種投資理論或操作方法,最後還要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來研判與決策。

股市原本就是考驗人心態的戰場。那些股票經紀人之所以每天都要放出一些小道消息,就是摸準了一般小戶缺乏平和的心態,隻要用“慣壓”與“洗盆”伎倆,他們就會自動將手中能生金蛋的雞,賤價出售。

很多投資新手,在買進股票前,從來不考慮股市是否已處於高風險,也不問股價是否偏高,總希望在空頭市場買進股票,在多頭市場賣出。股價天天漲高才痛快,一旦股價原地踏步,甚至未漲反跌,他們就擔驚受怕,寢食難安。於是,他們的信心就大大受挫,急著賣出,轉而追搶那些天天見漲的股票。然而事實總是這樣,剛剛把手上不爭氣的牛皮股脫手,換上行情板上活蹦亂跳、漲勢嚇人的熱門股後,那些脫手的牛皮股開始威風八麵,股價大幅上升,而剛買入的熱門股則急劇下跌,屆時,想購回當初的牛皮股都不行。

殊不知股市中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所以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在他們看來,股票的漲跌太正常了。

在股市中,有很多大戶經常對某種股票進行炒作,他們為了吃進更多的股票,嚇走一些想輕鬆搭轎的小戶,最慣用的伎倆就是集中力量,在股價漲跌的節骨眼上賣出部分股票,使股價下跌,讓那些分析能力差的小戶流血殺出,之後那些大戶再以低價承接,然後重新拉抬。就這樣來回使用這些伎倆,低進高出,賺得腰包鼓鼓。所以,當你憑直覺買進某隻績優股後,股價開始下跌,除非整個大勢真正轉壞,否則,萬不可因為一點風吹草動,而輕易賣出手中股票。隻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耐心等待,總有機會解套。

在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中,永遠保持平和心態是很重要的一條原則。

因為他認為,投資市場充滿了誘惑,如果投資者缺乏平和的心態,其投資行動就會趨於非理性,往往過分急躁,過分慌張,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結局了。

每一位投資者都要沉著冷靜,細心分析股市,待投資良機一到,果斷地采取行動。其要點為:

1.一般而言,如果一隻股票長期持平,突然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此時投資者要毫不猶豫的買進,如果是較大幅度的下跌,投資者就應果斷賣出手中持股;

2.某隻股票一路走高的第一次大幅度回跌,可大膽下手買進,股價大跌後的第一次反彈是賣出的最後時機。

3.上升趨勢中出現暫時的回落要買進,下跌趨勢中出現暫時的回升要賣出。

4.賣出時要果斷迅速,買進時要細細分析。

5.股市暴跌之後,由於股價的低落,成交量會增加,是買進績優股的好時機,冷門股暴漲為行情暴跌的前兆,是賣出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