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別來無恙(1 / 1)

聽尹誌平這樣一聲囑咐,楊過微微躬身,心中卻想:這個尹誌平可是好生了得,盡然不動聲色地就了解別人心中所想。今日若非得這位方外高人相助,我與龍兒並襄陽城所有守軍恐怕就此全軍喪生於荒漠蒙古鐵蹄之下,自此變為這襄陽城外不得進城歸鄉的孤魂野鬼了。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打心底對尹誌平的恭敬之心又多了幾分。小龍女見狀也自會意,忙走過來躬身行了個萬福,輕言軟語道:“道長有通天徹地之神術,今日若非得您大恩,我與過兒恐怕就此荒野中殞命地下。大恩不言謝,小女子在此躬謝了。”

尹誌平嗬嗬一笑:“貧道雖然在全真教時日不長,但卻早聽聞我派與古墓派遠遠頗深。小姑娘自小看破人間生死,以致四十歲時卻依然保持二十歲的身形,實在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小姑娘以為被困在石陣中隻不過一天的時間,但事實上現在卻已經是十五天之後了。”

眾人不聽尚不知,一聽此言,頓時個個吃驚不已:我等貌似隻不過在石陣中被困一天,想不到不知不覺間卻已經是十五天後了。忽必烈聽此言更是又驚又怒:驚的是不覺意間十幾天時間依然過去,怒的是在進攻襄陽之前他便聽說三王子忙哥剌與四王子那木罕密謀殺死太子真金。忽必烈本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朵爾隻不過在時間存活不久便亡故。為保證香火健康成長,忽必烈在征得眾人意見之後便立次子真金為太子,一來相信早立太子自有真龍護體,不至於早邪魔侵擾,二來太子已定,以後其他兒子必然不至於因為爭奪太子之位而自相殘殺。

盡管之前已做出這樣的布置,忽必烈卻想不到忙哥剌與那木罕竟然依然不服真金,趁著自己不在大都之時意圖刺死真金。不過他也清楚真金為人雖然仁厚,但卻智計過人,處理這樣的事情應該是綽綽有餘的了。何況襄陽城破城之日在即,自己也無法分身返回大都。本待城破之後便立刻回師大都,但十五天之後卻不知又是何等情形了。

想到這裏,他哼了一聲說道:“今番就暫且饒你們這些宋人一條他日我必然還會揮軍南下,將襄陽城夷為平地!”說完,他又傳令:“葛布剌,你率領五萬兵馬在襄陽城外紮營,沒有我的命令不可擅自攻城,知道了麼?”

一個粗毛壯漢從軍中走出來,抱拳道:“遵命!”

看來忽必烈雖然折身返回大都,但卻對襄陽城無絲毫放鬆。黃蓉等人本來見蒙古軍意思是要撤軍,心中都暗暗驚喜,後來聽尹誌平與忽必烈的一問一答,一個個臉上又不禁多了點愁容。聽到這裏,眾人臉上又不覺多了許多不自然之色。唯獨郭襄心想:看這蒙古皇帝那麼著急,想必他維持不戰狀態時日多得很,在這期間我軍大可乘機操練兵馬。蒙古軍雖然勇猛,但爹爹治軍嚴謹,媽媽又是智計過人。敵用力,我用智,縱然不能勝得對方,卻也能保護襄陽城不為外人所破。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尹道長,就此請了。”楊過抱拳一鞠。尹誌平卻並不答話,微微躬身一笑,尾隨蒙元軍隊就此別過。

郭襄見到楊過自是心花怒放,見蒙古軍已經退去,她忙走過來抱著楊過的胳膊甜甜一笑:“楊大哥與楊大嫂一定是知道襄兒與媽媽,還有老頑童周伯通,還有瑛姑前輩,還有我姐姐和姐夫等一幹人被困蒙古軍營中,因此前來相救。大哥哥,你對襄兒真好……”說到這裏,她的心又不由得多甜了幾分。

楊過笑著微微搖頭:“本來我與龍兒是打算在古墓中隱居,終身不出古墓的,但後來見蒙古軍欺上門來,不得已出墓痛殺蒙古軍。”

聽了這話,郭襄不由得眉頭微微一皺:“楊大哥你與楊大嫂藏身在古墓中,而且我曾聽說你們古墓的出入口無人得知,何以那些蒙古軍還能欺上門的呢?這,可就有點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