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商品質量(3)(1 / 3)

(1)原材料的產地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原材料的品質特性與原材料的產地有直接關係。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對動植物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生物體和生活條件是統一的。任何種類的動植物都有適宜生存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由於動植物生存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形成的品質、特性也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動植物在不適宜生存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下生存,其天然的品質、特性會發生改變,甚至於其結構、成分含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從而對商品質量產生很大影響。如日用工業品、紡織品的商品質量與原材料產地有直接關係,特別是食品更是如此。如川桔和福建桔由於產地的氣候條件不同、自然環境不同,其品質特征便有很大差別;又如雲南煙葉質量是其他地方煙葉質量所不可比擬的,就是由雲南某些地區的高溫、雨量適中、日照時間長、土質肥沃等特殊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所決定的。

(2)原材料的生產季節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原材料生產季節的不同,對商品質量的影響也不同。動植物受季節的變化,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成熟程度、結構成分、品質特性均有很大差別。如以春茶為原料製成的綠茶和花茶,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色、香、味、形好,提神的功效也很大;以老葉為原料製成的茶,則質量就差,口感、味道與春茶相比相差很大。許多商品的質量也同樣與原材料的生產季節密切相關。

(3)原材料的部位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原材料的部位對許多種類的商品質量的影響也很大。如動物皮的部位對皮鞋鞋麵的硬度、光澤、耐磨度、吸水性等影響就很大;又如動物體的部位不同對肉製品質量的影響也不同。如純正的“燈影”牛肉的原料,隻能用牛腿胯部的肉製成才是最純正的,才能達到“燈影”牛肉的質量指標的具體要求。由此說明原材料的部位對商品質量的影響是很大的。

2.設計質量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產品設計質量如何,首先決定著商品的結構合理與否。商品的結構主要是指商品的式樣、規格、零部件組成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各部分的比例關係、互換性、多功能性等。商品結構不良,不僅會影響商品的外觀,而且會降低商品的有用性和適用性,甚至於會失去使用價值。在保證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力求產品的結構具有良好的工藝性、使用性,便於加工製造和使用。其次,設計質量在很大程度上還決定著商品的美學特性。可以說,設計質量是商品質量形成的前提條件,設計質量的形成是商品質量形成的起點。

3.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生產工藝過程影響商品質量的因素主要有配方、操作規程、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商品的有用性及其外形的結構等都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和固定下來的。因而,生產工藝對商品質量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一是可以使相同原料的商品質量相差懸殊;二是可以使不同原料的商品質量相近;三是在原材料質量不高的情況下,采取補救性工藝技術和特殊處理工藝,會使商品質量不受到影響,甚至改善提高。

(二)外部因素

影響商品質量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包括科學技術的發展、員工的素質、科學的管理、社會環境、質量檢驗、商品包裝、運輸與儲存、銷售和服務、使用和養護、商品的廢棄處理10個方麵。

1.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麵貌和人類生活,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已成為發展生產力的首要因素。在新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日新月異,“三新”技術開發出的新商品,不但成本低,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而且往往可以“創造”出消費者對該類產品的新需求。因此,這樣的新商品不但有較強的競爭能力,而且有旺盛的生命力。采用最新高科技的商品,代表著目前市場上最新最好的商品質量水平。新的科學技術成為影響當前市場商品質量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