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員工的素質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在推動社會的進步、建設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中,擁有人才才能擁有未來。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意識到市場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誰先掌握了人才,就先掌握了主動權。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是當務之急。科技進步、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企業必須不斷提高員工素質,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商品質量。
3.科學的管理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商品質量形成過程中的設計質量、製造質量、檢驗質量、包裝質量、流通質量、使用質量都離不開商品質量的科學管理。生產係統的整體化管理問題是當前世界管理科學的熱點之一。市場經濟的發育和高新技術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商品質量如何麵對市場導向的外部環境,建立能適應市場變化的高度柔性的生產係統,充分利用時間、空間、信息等各種資源,利用工程技術、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等自然科學,應用係統科學、管理科學、市場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對企業的生產進行科學化的係統管理,以使得商品質量體係處於最佳狀態,確保商品質量的最優。
4.社會環境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1)商品供求情況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商品供求始終處在不平衡狀態。一是供過於求,二是供不應求。供過於求形成的買方市場與供不應求形成的賣方市場都對產品質量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在賣方市場情況下,生產者為了占據市場,消費者為了滿足需要,常常把注意力放在產品數量上,而忽視了產品質量。即使產品質量較差,也能賣得出去,生產者感受不到質量壓力,提高產品質量的動力不足,產品質量水平上升的趨勢小;而在買方市場情況下,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在市場上的地位則向反方向轉變,使生產者感受到質量的壓力,從而促使生產者提高產品質量。因此,創造一個買方市場占優勢的經濟環境,形成產品質量競爭,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
(2)商品價格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在一定意義上反映產品質量的優劣程度。按質給價,是商品價格的基本原則。但價格又受供求關係的影響,隨著供求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上商品的存貯量直接影響商品價格的高低。通常商品存貯量多,價格平穩,價位較低,但商品質量比較穩定;當商品存貯量少,價格波動比較大,價位也比較高,而商品質量也不穩定,為滿足市場需要,質次價高的現象較為普遍。可見,價格對產品質量的潛在影響作用很大。
(3)企業經營導向對商品質量的影響
企業的經營目標決定企業的經營導向,不同的經營導向對商品質量將起著不同的作用。如企業把產量、產值指標作為經營目標,在經營導向上偏重於產品數量、產品指標,忽略產品質量的提高;如企業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則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會圍繞提高產品質量這個中心,強化質量意識,從而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
(4)消費者權利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消費者權利是指在商品交換中,買方有購買符合自己消費需要並與他付出的貨幣相等的使用價值的商品的權利。如果消費者不能享受這種權利,賣方將會采取商品硬性分配、限定選購或指定購買以及商品質量不好也不能退換或賠償等方法,從而導致產品質量下降。這是因為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優劣的評價信息,無法正常反饋到生產者那裏,從而使劣質品仍然繼續生產,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對生產者不能構成壓力。如果消費者能享受自己的消費權利,則能促進生產者對產品質量的改進與提高。
(5)法律約束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法律對產品質量的約束力是通過質量立法來實現的。製定質量法律可以從法律上明確規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權利和義務,堅持依法辦事,維護消費者利益,對保證商品品質量有著重要作用。這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監督權利,是維護消費者利益的保證措施。
5.質量檢驗對商品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