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商品標準和產品質量認證(3)(2 / 3)

6.標準化是國際經濟、技術交流的紐帶和國際貿易的調節工具

目前我國處在經濟日新月異的今天,與國際接軌是大勢所趨。標準化的最終目的是統一,而參與國際貿易就是要與世界各國在標準上達成一致,因此要想發展本國的經濟,就要學習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在技術上達成一致,最終促進世界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截至2003年底,我國共有國家標準20906項(不包括工程建設標準),其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有9250項,采標率為44.25%,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采標率保持均衡態勢;其中采用ISO的有4539項,采用IEC的有1882項,采用ISO/IEC的有287項,采用IFU的有48項,采用國外先進標準的有2494項。

第二節產品質量認證

一、產品質量認證的概念和作用

(一)產品質量認證的概念

質量認證,是由一個公認的權威機構對企業的質量體係、產品、過程或服務是否符合質量要求、標準、規範和有關政府法規進行鑒別,並提供文件證明的活動。

產品質量認證也稱產品認證,國際上稱合格認證。根據1991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中對產品質量認證的定義為:產品質量認證是依據產品標準和相應技術要求,經認證機構確認並通過頒發認證證書和認證標誌來證明某一產品符合相應標準和相應技術要求的活動。ISO對產品質量認證的定義是:產品質量認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其他技術規範的活動。

關於質量認證的定義包含四個方麵的基本內容:①質量認證的對象是產品或服務;②標準是質量認證的基礎;③證明批準認證的方式是合格證書或合格標誌;④質量認證是第三方從事的活動。

(二)產品質量認證的作用

實行產品質量認證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信譽,保護用戶和消費者的利益,促進國際貿易和發展國際質量認證合作。其意義在於它是由一個公正的認證機構對商品提供正確、可靠的質量信息,這樣既符合買方的利益又符合賣方的利益。由於需要和使用產品質量認證的對象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保證商品質量,提高商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實行產品質量認證是大多數國家保證商品質量的一種做法,因此,獲得質量認證的商品不僅能在本國內得到認可,而且在國際上也會享有較高的信譽。特別是獲得國際質量認證的商品,會得到各個成員國的普遍承認,取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目前,每一個出口國都要求對即將出口的商品在本國境內予以認證,或者直接要求第三方代為認證檢查,還有的直接簽訂“雙邊認證合作協議”,互相之間都承認對方出口商品檢驗的結果。

2.幫助企業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保證體係,全麵推動經濟的發展

質量體係認證是企業批準認證的基本條件之一,在實施質量認證時,要對申請認證企業的質量保證體係進行檢查、評定,這個過程可以促進企業進行全麵質量管理,並及時解決在認證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同時可以加強國家對商品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促進商品質量水平不斷的提高,全麵推動經濟的發展。

3.提供商品信息、指導消費,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提高其社會效益

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可以從認證注冊公告或從商品及其包裝上的認證標誌中獲得可靠的質量信息,經過比較和挑選,購買到滿意的商品。

4.可以減少重複檢驗和評定的費用

每個用戶麵對生產商的產品,為了確保其質量,要麼自己親自檢驗,要麼委托專門的檢驗機構檢驗,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會進行重複檢驗,花費大量的檢驗費用。而第三方認證不僅要對商品質量進行檢驗,而且要檢查生產商的質量體係和進行日常監督,這樣就省去了進行重複檢驗的費用。

5.給生產者和經銷者帶來信譽和更多的利潤

對於取得質量認證的商品,用戶和消費者會普遍信任,經銷者也願意經營,因而更容易占領市場和擴大市場。認證標誌對生產企業來說就是質量信譽證,而質量信譽證就是利潤的源泉。

(三)我國產品質量認證機構簡介

我國產品質量認證起步較晚,1981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認證委員會即中國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QCCECC),是依據國際電工委員會有關規範製定的我國標準,對電子元器件商品進行自願性認證。1988年12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以後,我國產品質量認證開始納入法製的軌道。1991年我國又發布並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產品質量認證委員會管理辦法》、《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管理辦法》與《產品質量認證證書和認證標誌管理辦法》等,使我國的產品質量認證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