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官鑒定法的種類
1.按感受器官不同分類
按感受器官不同,感官鑒定法分為視覺鑒定法、嗅覺鑒定法、味覺鑒定法、觸覺鑒定法、聽覺鑒定法。感官鑒定法是通過感官來鑒定商品質量。這是由於目前一些產品的某些質量特性,還難以用儀器來進行鑒定,需要靠感官(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來完成鑒定,如機電商品中的噪聲和雜音、外表缺陷、鏽蝕、表麵粗糙度;紡織品中的水分、色澤、麵料的疵點、汙染、顏色、色調和手感;食用油的透明度、顏色、氣味;醫藥製品的色與味;針劑注射的疼痛感;糧食的外觀、幹濕度、夾雜物、新鮮程度;酒類的品嚐;烹調製品的色、香、味;罐頭食品的外觀、味道、保鮮程度等。
(1)視覺鑒定法
視覺鑒定是指利用人的視覺器官(眼)來鑒定商品質量的方法。通過肉眼的觀察,評價商品的色澤、形狀、整齊度、光潔度、新鮮度、表麵疵點、包裝、標簽等指標。如水果的果色和果型。視覺鑒定必須在標準照明(非直射典型日光或標準人工光源)條件下和適宜的環境中進行。應對鑒定人員進行挑選和專門訓練。檢驗者應具有豐富的關於被鑒定商品外觀形態方麵的知識。
(2)嗅覺鑒定法
嗅覺鑒定是指利用人的嗅覺器官(鼻)來鑒定商品質量的方法。通過鼻的聞嗅評價商品是否具有其固有的氣味,從而判定商品質量。氣味的優次是許多商品品質優次的重要指標。許多商品若品質發生變化,氣味也會發生相應的劣變;某些具有吸收異味性的商品,受異味汙染則會帶有異味而影響品質,所以許多商品需進行嗅覺鑒定。嗅覺鑒定目前廣泛用於食品、藥品、化妝品、家用化學製品和香精、香料等商品的鑒定,對於鑒別紡織纖維,塑料燃燒後的氣味差異也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操作中,對於氣味較濃的商品可直接聞嗅;對於氣味較淡的商品或低溫季節,液態商品可滴一滴在手掌上,用食指快速摩擦後聞嗅;需要檢驗食品等商品深處的氣味時,可用新削竹簽刺入,拔出後立即聞嗅。
嗅覺鑒定的結果能否正確反映商品的品質,除受鑒定者的生理條件和鑒定經驗的影響外,還與鑒定場所是否清潔有關。因此,為了保證鑒定的工作質量,除對檢驗人員進行測試、挑選和培訓外,鑒定場所、盛器、鑒定者的衣物等都不應有異味。
(3)味覺鑒定法
味覺鑒定是指利用人的味覺器官(舌)來鑒定商品質量的方法。人的基本味覺有甜、酸、苦、鹹四種,其餘都是混合的味覺。
味覺常同其他感覺,特別是與嗅覺、觸覺相聯係,如辣的感覺就是基本味覺與熱覺和痛覺的混合感覺。
味覺鑒定隻適用於各類藥食商品(食品、藥品等)的質量鑒定。通過對商品的舔嚐、咀嚼,評價其甜、鹹、酸、苦和鮮味,判別商品是否具有其應有的味道。進行味覺鑒定時要注意食品溫度是否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味覺鑒定的準確性。因此,鑒定用的食品樣品應保持適宜的溫度,如對茶葉進行味覺鑒定時,茶場溫度應保持在0℃左右。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嚴重質變的食品不得進行味覺鑒定。
(4)觸覺鑒定法
觸覺鑒定是指利用人的觸覺感受器(皮膚)來鑒定商品質量的方法。觸覺是皮膚感覺的一種。由於手掌、手指表麵密布神經末梢,非常敏感,因此手是最常用的觸覺檢驗器官;觸覺主要用於對商品的表麵特性、強度、硬度、彈性、軟硬、緊密度、平滑度、幹濕度、黏度等特性進行檢驗,對被檢驗的商品主要采用按、拉、捏、揉、摸、折等手段。進行觸覺檢驗時應注意環境的穩定和保持手指皮膚處於正常狀態。
(5)聽覺鑒定法
聽覺鑒定是指利用人的聽覺器官(耳)來鑒定商品質量的方法。有些商品是以聲音作為重要指標的,如樂器、收錄機、音響裝置以及機電產品的噪聲等;還有些商品是通過外力觸動下產生的聲音來評價商品的質量,如鑒定玻璃、陶瓷、金屬製品有無裂紋等。因為人的耳朵靈敏度高且聽覺範圍寬,所以至今仍無法用儀器測定來代替聽覺鑒定。聽覺鑒定需要適宜的環境條件,力求安靜,避免外界因素對聽覺靈敏度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