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學藥劑防黴腐
化學藥劑防黴腐是利用化學藥劑使酶腐微生物的細胞核新陳代謝活動受到破壞或抑製,進而達到殺菌或抑菌,防止商品酶腐的目的。化學藥劑防黴腐需要和生產部門密切配合。在生產中把防黴劑、防腐劑加到商品中,這樣既方便又能收到良好的防黴腐效果。對批量小的易黴腐的工業品可在儲運時將防黴腐藥劑加到商品表麵。此外,將對黴腐微生物具有殺滅或抑製作用的化學藥品散加或噴灑到商品上,如苯甲酸及其鈉鹽對食品的防腐,水楊酰苯胺及五氯酚鈉等對各類日用工業品及紡織品、服裝鞋帽等的防腐。防黴腐藥劑的選用,應該遵循低毒、高效、無副作用、價格低廉等原則,而且在使用時還必須考慮對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無不良影響和對環境不造成汙染等。
(3)氣相防黴腐
氣相防黴腐是通過藥劑揮發出來的氣體滲透到商品中,殺死黴菌或抑製其生長繁殖的方法。這種方法效果顯著,應用麵廣。具體方法有真空充氮防黴腐、二氧化碳防黴腐等。使用時應該注意:氣相防黴劑應與密封倉庫、大型塑料膜罩或其他密封包裝配合使用,才能獲得理想效果;注意安全,嚴防毒氣對人體的傷害。
(4)低溫冷藏防黴腐
一般的易黴腐商品,可以通過上述措施加以防酶防腐。但是,多數含水大的易腐商品,如鮮肉、鮮魚、水果、蔬菜等,要長期保管,多采用低溫來抑製微生物的生理活動和酶的活性,使易腐商品在整個保藏期內基本上處於無變化的狀態。按降低溫度的範圍,分為冷卻和冷凍兩種方法。冷卻法又稱冷藏法,其溫度控製在0℃~10℃,此時商品並不結冰,適用於不耐冰凍的商品,尤其是水分含量較大的生鮮食品和短期儲存的食品。在冷凍法中,溫度要經過兩個階段的控製,先經過速凍階段,即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溫度降到-25℃~-30℃,當商品深層溫度達到-10℃時,再移至-18℃左右的溫度下存放。適用於長期存放或遠距離運輸的生鮮動物性食品。常用的製冷劑有液態氨、天然冰以及冰鹽混合物等。
(5)幹燥防黴腐
幹燥防黴腐是通過各種措施降低商品的含水量,使其水分含量在安全儲運水分之下,抑製黴腐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這種方法可較長時間地保持商品質量,且商品成分的化學變化也較小。幹燥防黴腐有自然幹燥法和人工幹燥法兩種。
(6)氣調防黴腐
氣調防黴腐是根據氧性微生物需氧代謝的特性,在密封環境中改變氣體的組成成分,降低氧氣的濃度,來抑製微生物的生理活動、酶的活性和鮮活食品的呼吸強度,達到防黴防腐和保鮮的目的。
氣調防黴腐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靠鮮活食品本身的呼吸作用釋放出的二氧化碳來降低塑料薄膜罩內的氧氣含量,從而起到氣調的作用,這叫自發氣調;另一種是將塑料薄膜罩內的空氣抽至一定的真空度(8.0×103Pa~2.1×104Pa),然後再充入氮氣或二氧化碳的氣調方法,這叫機械氣調。塑料薄膜罩內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50℃時,對黴腐微生物有強烈的抑製和殺滅作用。氣調防黴腐可用於水果蔬菜的保鮮,近年來也開始用於糧食、油料、肉及肉製品、魚類、鮮蛋和茶葉等多種食品的保鮮。
(7)輻射防黴腐
輻射防黴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鈷-60或銫-137)產生的r射線輻射狀照射商品的方法。r射線是一種波長極短的電磁波,能穿透數英尺厚的固體物,能殺死商品上的惡微生物和害蟲,抑製蔬菜、水果的發芽或後熟,而對商品本身的營養價值並無明顯影響。針對不同商品的特性和各種儲存目的,輻射防黴腐有低劑量、中劑量和大劑量輻照三種類型。
對於已經發生黴腐的商品,為避免進一步變化造成更大的損失,應及時采取措施救治。黴腐商品的救治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晾曬、烘烤、熏蒸、機械除黴及加熱滅菌等,使用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3.倉庫害蟲的防治
倉庫中常見的危害商品的害蟲主要是鞘翅目的幼蟲、成蟲和鱗翅目的幼蟲。倉庫害蟲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都要經過變態,不論倉庫害蟲表現為完全變態還是不完全變態,幼蟲期都是其中一個重要階段,因幼蟲需大量取食,所以此時也是危害商品最嚴重的階段。因此,在儲存中害蟲的防治工作應該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