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暢銷品及滯銷品的分析;滯銷品的處理;庫存狀況的掌握及控製;商品的店間移動調度;商品配置表的製定與管理;壞品退貨監督;訂貨業務的檢查;商品鮮度的監督;商品台賬的管理;賣場陳列展出指導。
5.收集商品信息
主要有:本店商品銷售信息收集;顧客商品需求信息;競爭店商品銷售信息;供應商商品變動信息等的收集。
三、商品采購計劃編製的內容
商品采購計劃的目的是根據市場需求、生產能力和采購環境容量,製定采購計劃。
(一)準備認證計劃
1.接受開發部門提交的開發批量計劃
開發批量認證需求是啟動整個供應程序流動的牽引項,要想製定較為準確的認證計劃,首先必須熟知開發需求計劃。開發批量物料需求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在目前采購環境中可以找到的物料供應;二是新物料,這種新物料是采購環境無法提供的,需要尋找新的供應商,或與供應者一起研究新物料提供或試製的可行性。
2.接受餘量需求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采購環境不足以支持物料需求;或者隨著采購環境呈下降趨勢,該物料的采購環境容量在縮小,滿足不了需求。以上兩種情況會產生餘量需求,從而要求對采購環境進行擴容。采購環境容量的信息可以由認證人員和訂單人員提供。
3.準備認證環境資料
采購環境的內容包括認證環境和訂單環境兩個部分。有些供應商認證容量較大,訂單容量較小;而有些供應商則反之。這是因為:認證過程是供應商樣件及小批量試製過程,需要有強大的技術力量支持,有時需要與供應商一起開發;而訂單過程是供應商的規模化生產過程。
4.製定認證計劃說明書
製定認證計劃說明書也就是準備好認證計劃所需要的資料,主要內容包括:認證計劃說明書(物料項目名稱、需求數量、認證周期等),並附有開發需求計劃、餘量需求計劃、認證環境資料等。
(二)評估認證需求
1.分析開發批量需求
分析開發批量需求,不僅要分析量上的需求,而且要掌握物料的技術特征等信息。開發批量需求,按照需求環節可以分為研發物料開發認證需求和生產批量需求物料認證需求;按照采購環境可以分為環境內物料需求和環境外物料需求;按照供應情況可以分為可直接供應物料和需要訂做物料;按照國界可以分為國內供應物料和國外供應物料等。計劃人員應對開發物料需求作詳細分析,必要時與開發人員、認證人員一起研究開發物料的技術特征,按照已有的采購環境及認證計劃經驗進行分類。由上可以看出,認證計劃人員需要兼備計劃知識、開發知識、認證知識等,具有從戰略高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2.分析餘量需求
首先對餘量需求進行分類,在上個部分中已說明餘量認證的產生來源:一是市場銷售量的擴大;二是采購環境訂單容量的萎縮。這兩種情況都導致了目前采購環境的訂單容量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需要增加采購環境容量。對於因市場需求的原因造成的,可以通過市場及生產需求計劃了解各種物料的需求量及時間;對於因供應商萎縮原因造成的,可以通過分析現實采購環境的總體訂單容量與原定容量之間的差別得到。兩種情況的餘量相加即可得到總需求餘量。
3.確定認證需求
根據開發批量需求及餘量需求的分析結果,確定認證需求是指通過認證手段,獲得具有一定訂單量的采購環節。
(三)計算認證容量
1.分析項目認證資料
分析項目認證資料是計劃人員的一項主要任務,不同認證項目其過程及周期千差萬別。機械、電子、軟件、設備、生活日用品等物料項目,它們的加工過程各式各樣,非常複雜。作為從事某行業的實體來說,需要認證的物料項目可能是萬千物料的某幾種,熟練分析幾種物料認證資料是可能的,但對上規模的企業,幾千種乃至上萬種物料的分析難度大得多。
2.計算總體認證容量
在采購環境中,供應商訂單容量與認證容量是兩個概念,有時可以相互借用,但不是等量的。一般在認證供應商時,要求供應商提供一定的資源用於支持認證操作。總之,在供應商認證合同中,應說明認證容量與訂單容量的比例,防止供應商隻做批量訂單,不願做樣件認證。計算采購環境的總體認證容量方法是,把采購環境中所有供應商的認證容量疊加即可。對有些供應商的認證容量需要加以適當係數。
3.計算承接認證容量
供應商承接認證容量等於當前供應商正在履行的認證合同量;認證容量計算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各種物料項目認證周期不同,一般是計算要求的某一時間段的承接認證容量。最恰當最及時的處理方法是借助電子信息係統,模擬顯示供應商已承接認證容量,以便於認證計劃決策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