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參考文獻(1)(1 / 3)

[1]柏檀,大股東占資——製度創新與公司治理[J],現代經濟探討,2005(5)。

[2]蔡吉甫,我國上市公司控製權配置現狀與公司治理效率關係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5(1)。

[3]蔡雲偉,袁克成,王璐等,中國上市公司大股東占款調查[N],上海證券報,2004-08-11.

[4]曹廷求,劉呼聲,大股東治理與公司治理效率[J],改革,2003(1)。

[5]曹廷求,大股東治理機製與公司績效: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調查證據[J],山東社會科學,2005(1)。

[6]岑學建,劉美玉,許雷華,對控股股東侵權行為的經濟學分析[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7]陳洪濤,黃國良,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現金股利政策的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5(20)。

[8]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1999(4)。

[9]陳凱凡,陳英,對財務困境預測實證研究標誌事件選擇問題的探討[J],經濟論壇,2004(5)。

[10]陳然方,董事會的行為邏輯及改革途徑[N],證券市場導報,2000(8)。

[11]陳偉翔,對股抵債的法律思考——從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抵債方案談起[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12]陳小悅,徐曉東,股權結構、公司績效與投資者保護[J],經濟研究,2001(11)。

[13]陳曉,陳治鴻,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預測[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0(2)。

[14]陳曉,江東,股權多元化、公司業績和行業競爭性[J],經濟研究,2000(8)。

[15]陳學彬,宏觀金融博弈分析[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16]第四期“上證聯合研究計劃”係列課題之五——上市公司股權製衡作用何在[N],上海證券報,2002-10-28.

[17]董秀良,薛豐慧,股權結構、股東行為與核心代理問題研究[J],經濟評論,2003(4)。

[18]杜曉君,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保障機製[J],經濟問題,2002(1)。

[19]杜亞軍,周亞平,國有法人股和社會法人股的公司績效比較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10)。

[20]段亞林,監管控股股東濫用股權的博弈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0(5)。

[21]段亞林,論大股東股權濫用及實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22]費方域,企業的產權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3]高春濤,大股東掠奪行為及其治理[J],上市公司,2001(11)。

[24]顧惠明,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現象及解決方式探索[J],華東經濟管理,2004(12)。

[25]郭春麗,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關係[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4)。

[26]郝穎,上市公司大股東控製下的資本配置行為研究——基於控製權收益視角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06(8)。

[27]何翠華,方淑芬,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侵權行為分析[J],企業管理,2005(8)。

[28]何丹,股權分置、控製權私人收益與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J],財會月刊(綜合版),2006(8)。

[29]何沛俐,章早立,立體空間下全新財務危機遠期預警模型[R],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五屆會員單位、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成果,2003.

[30]賀宛男,有幾家大股東真拿錢還款[J],理財周刊,2004(6)。

[31]侯曉紅,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掏空與支持的經濟學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6(5)。

[32]黃大為,我國股市大股東侵占上市公司資產行為分析[J],特區經濟,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