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贏利想法不對頭,光想賺大不賺小(2)(1 / 3)

如美國一家大航空公司要建航空站,要求電力公司優惠電價,遭到拒絕,使談判陷入僵局,航空公司佯裝退卻,放棄電價要求,聲稱自己建發電廠。這一招果然奏效。對電力公司來說失去供電機會,就意味著失去賺一大筆錢的機會。電力公司慌忙請人從中說情,表示願意以優惠的價格供電,航空公司乘勝追擊,一再降低,電力公司隻好同意。航空公司先退一步,後進兩步,變被動為主動。

小本經營常遇到的4個問題

規模擴大對於私營公司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小本經營者要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規模擴大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但是,並不是說小本經營者可以隨便通過擴大規模來求得發展。小本經營者要擴大規模,必須進行縝密的調查分析以及從自身發展戰略的角度來進行擴大規模的實際運作,以盡量回避小本經營者在擴大規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各種陷阱,從而使小本經營者通過規模擴大真正得到繼續發展。

通常情況下,進行擴大規模的小本經營者可能會遇到以下“誤區”,小本經營者在規模擴大過程中應該引起重視,注意規避。

(1)資源配置過於分散

任何一個小本經營者,其擁有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多元化發展必定導致小本經營者將有限的資源分散於多個發展的產業領域,從而使每個意欲發展的領域都難以得到充足的資源支持,有時甚至無法維持在某一領域中的最低投資規模要求和最低競爭維持要求,結果在與相應的一元化經營的競爭對手的競爭中失去優勢。如果這樣的話,多元化戰略不僅沒有能規避風險,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而且很可能導致“東方西方全不亮”,加大小本經營者失敗的風險。因此資源配置過於分散這一陷阱是小本經營者在規模擴大時必須注意規避的。

(2)運作費用過大

小規模經營者生產經營的規模擴大,由一元經營轉向多元經營,涉及眾多陌生的產業領域,必將使小規模經營者的多元化經營運作費用上升。這表現在:

其一,多元化發展的學習費用較高。即小規模經營者從一個熟悉的經營領域到另一個陌生的領域發展,從新成立一個個體至個體產生出效益,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不熟悉導致的低效率,必將使小規模經營者遭受損失,付出較高的“學習”費用。學費付出甚至會使小規模經營者無效益。

其二,多元化發展使顧客認識小規模經營者新領域的成本加大,即當小規模經營者新的領域有了產品時需要消費者認知,雖然此時可借用原有領域的品牌,進行品牌延伸,但要在新領域中改變消費者原來的認知態度,不下點大投入是不行的,這反過來又使已分散的資源難以應付。

(3)領域選擇誤導

采用多元化戰略,進行規模擴大的小規模經營者,往往是受到該領域預期投資收益率的“吸收”。預期投資收益率是新進入領域選擇時應考慮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關鍵是要看其產業本身的前景,以及這一領域會不會對原有的領域產生誤導。

(4)人才難以支持新領域

公司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公司成功歸根結底是依賴於優秀的人才。然而,每個人才都隻有自己的專長,專業對口是人才發揮效用的基礎。故公司在進行多元化規模擴大時,必須有多元化領域的相應經營管理和技術等全麵專業人才的支持,多元化規模擴大才能成功,反之則可能受阻。從理論上說,社會是存在公司多元化所需人才的,問題是這些人才原先已在他人公司中,引進人才固然可以,但費用也不菲。

(5)時機選擇把握不當

公司從單一領域進入多元領域有一個時機把握的問題。隻有當自己的單一領域地位非常穩固,已具備良好核心專長,並有剩餘資源尋求更大投資收益時才應予以考慮。然而現實中的公司,往往在公司原來產業留有潛力充分發展、市場也可進一步拓展時,為其他領域的高預期收益所吸引,於是便抽出資金投入新產業。結果勢必削弱原產業的發展勢頭,而原產業可能恰恰是公司最具競爭優勢的領域。因此,此時的跨產業規模擴大可能是新的產業未發展好,原有的產業領域又被競爭對手槍了去,結果是得不償失。這種情況也是公司在規模擴大時應該注意規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