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不同的產品還可以采用不同品牌策略,不但可以克服單一品牌策略的不足,而且也可以達到其他目的:①針對不同購買動機,或者產品在式樣、款式、口味上的差異確定相應貼切而富於感染力的品牌,有利於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個性化的特色,從而激發更多消費者接受和購買。如花王公司的洗發香波有五種品牌,寶潔公司的洗衣粉有九個品牌,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忠誠者與偏愛者,共同構成了對各自公司產品的巨大購買群。②可以用新品牌作為防衛性品牌,來保護主要品牌不受到攻擊。給新產品確定新品牌,一方麵可以顯示與原有產品的區別,另一方麵一旦新產品失敗,也可避免對原有品牌產生連累反應。這就克服了單一品牌策略的弱點。如日本精工表公司的高檔表“精工拉薩爾”在市場上地位十分穩固,為了對其進行保護,同時又要開發新市場,該公司將低檔表分別命名為“阿爾巴”和“帕薩”。高檔與低檔產品各自在不同市場上創業,互不幹擾。③當一個公司在競爭中取得勝利,購並了競爭對手的品牌後,為了保持該品牌的一批偏好者,往往需要繼續保留這一品牌,而無須將本公司的品牌強加之上,這樣既得到了品牌又得到了品牌的固有效益,從而真正占領對手的市場。在兩個或多個公司合並、合作的情況下,也可采取相似的策略,即保持原有各品牌的特性以及它們所能影響的市場。④企業生產與現有品牌完全不同類型的新產品,把這一品牌用於新產品不太適宜了。比如,某公司的“火焰山”牌灶具已有很高知名度,現在新開發生產冰箱和空調機。若把“火焰山”作為冰箱和空調機的品牌名稱,其銷路可想而知了。
(3)無品牌策略
對絕大部分產品而言,公司固然需要采取借用品牌策略或自創品牌策略。但有些中間產品和簡易產品,公司可以采取無品牌策略。
不需要品牌的產品主要有:
①大多數未經加工的原料產品,例如,棉花、石油、大豆、礦石等產品,大多是作為原料使用的,並不需要品牌。
②產品不因為生產商的不同而形成明顯差異的情況,如鋼材、煤炭等,雖然因產地與生產商的不同可能造成產品質地的高低差異,但產品的功用、性能用途不會有明顯差別。
③消費者已習慣不用品牌的商品,特別是一些不太發達的地區,消費者對大米、蔬菜、食油等產品的性能看得非常重要而不太在意彼此差異,且選擇麵不廣。生產公司不創立品牌,可以減少產品成本,降低價格,從而使產品更易被這些消費者接受。
④公司規模小,無力支付因創立品脾而花費的大筆營銷費用,因而在短期內以給銷售商製造產品為主,不考慮建立品牌。
⑤生產簡單、包裝簡易、不太昂貴的商品,如紙巾、信封等小商品的生產公司,它們提供標準質量或質量要求較低的產品;消費者對品牌的差異並不在意,很難形成對某一品牌的忠誠度與偏好。
⑥臨時性或一次出售的商品,往往因時期短而不需要有品牌。
當然,無品牌也就無法取得品牌效益。但無品牌也就可以節省大量的品牌創立費用投入,從而可以使產品以價格低廉取勝,同時也能獲得滿意的利潤。實施無品牌策略必須切記的一點是,無品牌並不意味著無質量、無信譽。產品質量要能讓消費者接受,公司在市場上要講究信譽,否則隻能是一錘子買賣,公司無法發展。
在產品特色上下功夫
開發特色產品,能更好地促使公司創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個公司,要想能為別人所不為,不但要具有長遠的戰略目光和精明的經營頭腦,還要牢固樹立為客戶服務的思想,努力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競爭能力隻有這樣。才有膽量人棄我取,去吃“難、急、小”這樣的“鐵頭顱”,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據國家有關部門最近調查分析預測、目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公司可以大力開發的特色產品有:
新奇型——無論在造型、使用效果上都有新的突破和特色。主要適應消費者“喜新厭舊”的購物心理。
祝福型——能讓人得到美好祝願的感覺。
高貴型——這種商品的特色是抓住了部分高收入階層隻要東西好,再貴也買的消費心理。
安全型——此種商品的特色是能代表人們追求安寧生活的心願。
愉快型——力求使人感到滿意愉快。
保健型——有利於人體保健。
立體型——在結構、裝潢、圖案等方麵都有立體感。
組合型——有節約原料、節約占地麵積等優點。
專業型——產品按專業、年齡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