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無品牌策略
對絕大部分產品而言,公司固然需要采取借用品牌策略或自創品牌策略。但有些中間產品和簡易產品,公司可以采取無品牌策略。
不需要品牌的產品主要有:
(1)大多數未經加工的原料產品,例如,棉花、石油、大豆、礦石等產品,大多是作為原料使用的,並不需要品牌。
(2)產品不因為生產商的不同而形成明顯差異的情況,如,鋼材、煤炭等,雖然因產地與生產商的不同可能造成產品質地的高低差異,但產品的功用、性能用途不會有明顯差別。
(3)消費者已習慣不用品牌的商品,特別是一些不太發達的地區,消費者對大米、蔬菜、食油等產品的性能看得非常重要而不太在意彼此差異,且選擇麵不廣。生產公司不創立品牌,可以減少產品成本,降低價格,從而使產品更易被這些消費者接受。
(4)公司規模小,無力支付因創立品牌而花費的大筆營銷費用,因而在短期內以給銷售商製造產品為主,不考慮建立品牌。
(5)生產簡單、包裝簡易、不太昂貴的商品,如紙巾、信封等小商品的生產公司,它們提供標準質量或質量要求較低的產品;消費者對品牌的差異並不在意,很難形成對某一品牌的忠誠度與偏好。
(6)臨時性或一次出售的商品,往往因時期短而不需要有品牌。
當然,無品牌也就無法取得品牌效益。但無品牌也就可以節省大量的品牌創立費用投入,從而可以使產品以價格低廉取勝,同時也能獲得滿意的利潤。實施無品牌策略必須切記的一點是,無品牌並不意味著無質量、無信譽。產品質量要能讓消費者接受,公司在市場上要講究信譽,否則隻能是一錘子買賣,公司無法發展。
在產品特色上下功夫
開發特色產品,能更好地促使公司創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個公司,要想能為別人所不為,不但要具有長遠的戰略目光和精明的經營頭腦,還要牢固樹立為客戶服務的思想,努力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競爭能力。隻有這樣,才有膽量人棄我取,去吃“難、急、小”這樣的“硬塊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據國家有關部門最近調查分析預測,目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公司可以大力開發的特色產品有:
新奇型——無論在造型、使用效果上都有新的突破和特色,主要適應消費者“喜新厭舊”的購物心理。
祝福型——能讓人得到美好祝願的感覺。
高貴型——這種商品的特色是抓住了部分高收入階層隻要東西好,再貴也買的消費心理。
安全型——此種商品的特色是能代表人們追求安寧生活的心願。
愉快型——力求使人感到滿意愉快。
保健型——有利於人體保健。
立體型——在結構、裝潢、圖案等方麵都有立體感。
組合型——有節約原料、節約占地麵積等優點。
專業型——產品按專業、年齡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