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身心地投入計算機研究的同時,比爾·蓋茨還表現出極高的商業天分。1970年底,當比爾·蓋茨對計算機產生興趣時,他就已經開始進行生財之道的探索。1971年初,比爾·蓋茨在湖濱中學程序編製小組得到了一筆重要業務。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信息科學公司是一家計時計算機公司,他們想請比爾·蓋茨為它的客戶編寫一份工資表程序。而這套程序涉及州稅法、工資扣除法,以及其他與此相關的材料,內容相當複雜。
與信息科學公司的這筆交易意味著湖濱中學計算機程序編製小組將會成為一個正規的合作團體。比爾·蓋茨不僅懂得商業之道及商業和法律程序,而且,還善於與信息科學公司打交道,他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個小組的中心人物和權威法律顧問。
提到報酬的問題時,比爾·蓋茨提出以項目產品或版權協議的規定來支付酬金。在比爾·蓋茨看來,版稅的金額是非常巨大的。這樣大家就能得到信息科學公司所獲利潤的10%,而且經過公司的長期經銷,他們將會獲得更大的利潤,而信息科學公司無權占用任何屬於程序編製小組的那部分收益。他們得到的這筆錢究竟有多少,大家都說不清楚。但是隻要有銷售活動,程序小組就能從他們的工資單項目中收取版權費。
時值1972年美國總統競選,對壘的雙方是喬治·麥戈文和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鬆,美國白宮立刻成為政壇風雲人物和新聞記者川流不息的場所。白宮的接待員更是應接不暇,忙碌不堪,於是決定在童子軍機構中聘請一批學生作為臨時接待員,比爾·蓋茨就是其中的一員。精明的比爾·蓋茨見到那些來回穿梭的人們和眼花繚亂的競選宣傳品,不禁產生了一個念頭: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賺一筆錢呢?比爾·蓋茨認為,總統選舉結束後,那些競選落敗者就會成為一個曆史人物,而有關他的競選宣傳物必然會成為文物,以後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
經過認真分析論證,比爾·蓋茨認為麥戈文落選的可能性較大。於是他以每枚50美分的價錢,一口氣買了五千枚麥戈文的紀念章。事實果然不出比爾·蓋茨所料,麥戈文在競選中落敗,一轉眼,他手中的紀念章竟然成為搶手貨。蓋茨以每枚價值25美元的價格把五千枚紀念徽章全部出手,這次他著實賺了一大筆錢。
1971年,保羅·艾倫從湖濱中學畢業,同年秋天進入華盛頓大學,主攻計算機科學。而這時,他已經與比爾·蓋茨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公司——交通數據公司。比爾·蓋茨說:“那時它(交通數據公司)聽起來像詩一樣。”然而交通數據公司並沒有獲得成功,也許是因為市政當局不願意從兩個毛頭小子手中購買設備。那一年,保羅·艾倫18歲,比爾·蓋茨16歲,他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
1973年夏天,比爾·蓋茨進入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這所家喻戶曉的世界級名校創立於1636年,這裏走出過無數的社會精英,總統、普利策獎獲得者、諾貝爾獎獲得者、跨國公司總裁、最高法院大法官及眾多的國會議員,在全美500家最大的財團中有三分之二的經理畢業於此。
比爾·蓋茨的計算機技巧與敏銳的商業嗅覺,加上永不言敗的決心,使很多人相信他會在哈佛出人頭地。在入學前的那個晚上,18歲的比爾·蓋茨躊躇滿誌:“我要在25歲之前賺到我的第一個一百萬。”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縱觀比爾·蓋茨的一生,為何是他首創微軟帝國,而不是別人,他年少時就擁有超人的天賦及強烈的競爭欲和必勝信心,任何時候他都不願服輸;同樣,他也胸懷遠大的抱負,幼年便立誌為王,並決心要創造一種與上帝交流的語言;比爾·蓋茨是幸運的,年紀輕輕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他如癡如狂地徜徉在計算機的二進製世界裏,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向他慢慢走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比爾·蓋茨。而在與他一起共同執掌了微軟28年之久的CEO鮑爾默眼中,比爾·蓋茨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夥子,不太愛說話,但身上充滿了活力,尤其是一到晚上就活躍起來。當時的情況是,經常在鮑爾默早上醒來時,他才準備睡覺。也許隻有活力才是成功的最關鍵因素,這是比爾·蓋茨留給大家最好的禮物。
心得:
·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理想。
·要用智慧去適應全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