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把他們稱做螺旋槳頭腦、數位頭腦、齒輪轉動頭腦,或工作狂、用腦狂,還是微軟奴,比爾·蓋茨很自豪能請來一群他所能找到的最聰慧的人才。這是微軟特色,是“深度智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深度智囊”,微軟才步入了致富的快車道,並直指世界首富的塔尖。
比爾·蓋茨兼具技術人才和領導者的雙重特點,但他並不十分擅長管理公司的各種事務。除了以有效的政策激勵人才之外,比爾·蓋茨還力求尋找得力助手彌補他的不足。經理人員應運而生,他們是每個部門的核心力量。他們既是高級人才,又是各個部門人才的使用者和指揮者。因此,經理人員的素質對企業用人的標準和效率,甚至企業的運作具有深刻的影響。如何選擇優秀的經理人員是每個管理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微軟的理念是任用最具有頭腦的經理人。
當初,比爾·蓋茨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說服保羅·艾倫加入微軟公司。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不同尋常的友誼關係是公司的核心。在微軟公司,艾倫越來越受到尊敬,他被認為是微軟公司的幕後英雄,是足智多謀的人。
比爾·蓋茨幾乎是用純粹的邏輯方法思考問題。保羅·艾倫的思維方式卻是憑直覺,而有時候,保羅看似隨意的一些想法被采用,變成出色的產品。
比爾·蓋茨自己也承認:“我認為,我是個實幹家,保羅是個謀略家,我喜歡競爭,屬於進攻型。我總是站在最前麵,每天管理公司的人,而保羅使我們一直處於研究和發展的前列。”
比爾·蓋茨的強項在技術方麵,他的合作夥伴保羅·艾倫和他一樣,並不愛好管理,更沒有什麼經驗。但是隨著微軟公司的發展壯大,急需一位精通管理的人才來統帥。為此,比爾·蓋茨想到了他的校友、交際高手史蒂夫·鮑爾默。這個瑞士籍父親與俄羅斯籍母親優化的混血兒鮑爾默,從通用汽車公司經理的父親身上秉承了商人的天賦,領悟力和聰明才智絕不遜色於比爾·蓋茨,尤其是駕馭複雜事務的能力,他更具有挑戰精神。
在公司內部,鮑爾默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他熱情洋溢,精力集中,幽默有趣,真摯誠懇,盡職盡責,富有活力,許多人都認為聽鮑爾默講話像是聆聽上帝的福音。“如果他不做現在這一行,他肯定會成為洗禮會的牧師。”
1980年,鮑爾默正式加盟微軟,成為微軟公司的二號人物。
鮑爾默初到微軟時,微軟公司的管理十分不規範,鮑爾默的責任也很模糊,微軟公司的很多人都認為鮑爾默沒有技術,對經營也不怎麼懂,然而工資卻很高,還管理很多人和很多事。很多對待遇不滿意的員工心裏並不服氣。
然而,隨著鮑爾默在微軟公司待的時間越來越長,員工才逐漸了解到他的巨大價值。他充滿了活力與激情,同時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與比爾·蓋茨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他的攻擊性更多的是激勵別人,而不是傷害別人。他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談話能夠深深地感染微軟公司的每一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