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穩將馬千乘(2 / 2)

秦時風跟隨常智光來到安國,觀賞了兩邊的大戰評價道:“馬千乘乃是大將,李如鬆乃是奇將。李化龍乃是穩將,葉夢熊乃是韌將。”他還點評:“馬千乘象是衛青,能統籌大軍,謹慎小心,勤軍為將,穩紮穩打。李如鬆象是霍去病,誰也想不到他的部隊會出現在哪裏。李化龍和葉夢熊則略遜這兩人一籌,但使用得當也是良才,足能獨擋一麵。”

除了這四人,常智光還安排了打援隊,突圍救城隊等等攻城戰中所可能出現的局麵。隻不過,而後的考生雖然可圈可點,但卻沒有第一批四名考生表現之出色。按照裁判們總結,就是一般,有空子給別人鑽,別人有空子也沒抓住。他們比較象是在進行一場演習,誰的人多拳頭大,誰就能占上風。偶爾有那麼幾名小聰明的將領,隻可惜顧頭失尾,經常小局部占了便宜,卻失了大局。

而且在後麵的比試中,出現了作弊行為。有用自己的錢充為軍費的,有東西兩軍熟悉互相借調的,有套話裁判的,有從南門進攻引發騷亂的。按照常智光理論,隻要不被抓到,作弊也是一種能耐的理論似乎也過得去。

但是常智光這個老手早就想到各種作弊的可能,一個擅長作弊的學生不一定是名老師,但如果擅長作弊的是老師,那他一定是一名擅長抓作弊學生的老師。

還有另外的插曲,如兵不從將出現了幾次,常智光沒有客氣,直接責罰兵丁。至於補償,那是不需要的。秦將軍說的好,一個帶兵的連兵都挑不好,還怎麼談的上養兵。還有插曲就是有兵丁在城中尋釁滋事。被彭子晨帶人全抓了起來。

光明報報道的很詳細,朱玉根本就不用常智光八卦,她看得明白安國武舉的細節。在光明報中還有特約評論,采訪了一些安國和京城的百姓,讓他們對這些將領表現表述看法。而後,還有一些資深將領對所場戰況的點評。

太傅兼內閣首輔張居正則是上書肯定了這次武舉的好處,進表請以後的武舉都模擬戰爭進行。其對馬千乘大為推崇。

將近二十天的武舉終於落下帷幕,二十多名舉子還有主考官們會集京城。朱玉還是比較有分寸的,讓武舉們等著,先進行科舉的殿試,結束的幾天後,才宣所有人上殿。

朱玉道:“各位將軍,今天不是殿試。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本宮今天倒是想看看你們會不會推舉個第一出來。誰先說說?”朱玉等了等。見沒人接話。就點名:“常智光,這邊大部分事都是你負責的,你先說說,你看誰比較行?”

“回公主,其實大家表現都很好。既然很好,就要看比壞,看誰比較不壞。李如鬆將軍先前是賺了大便宜,但而後因為目中無敵,吃了大虧。葉夢熊將軍,雖然前期被動,但堅忍之極。李化龍將軍讓我最敬佩就是,能讓出兵權,合兵為一同心同德。至於馬千乘將軍,微臣不知道怎麼說。”

誰都知道狀元、榜眼、探花是從這四人中產生。雖然後麵的將領也有表現,但也隻能說可圈可點,沒有什麼亮點。就連光明報民間調查,九成五的百姓都是投這四人的票。

馬千乘出首道:“回公主,末將最遺憾就是沒能和李如鬆將軍比試一陣,李將軍奇計百出,而後就因為年輕而失了一招。如果扣去這一失,以少勝多,以劣勝強,幾戰堪稱完美。”

朱玉微笑道:“失了就失了。李如鬆你自己怎麼看?”

“回公主,家父從小就責罰末將驕傲自滿性情。但末將分毫未放在心上。此之一役。刻骨銘心。末將之失,遠大其他三名將軍,今日是統百人,如若統十萬人,末將將成千古罪人。”

“你自己明白就好。”朱玉看另外兩人:“你們也說說。”

葉夢熊道:“敗軍之將,辜負陛下盛意,無它好說。”

李化龍:“末將未按軍令拿下東門,已經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