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司馬相如被召到朝廷,漢武帝接見了他,問他道:“《子虛賦》是你寫的嗎?”
司馬相如非常自負地回答說:“是的,陛下,《子虛賦》正是臣寫的。不過,那是寫諸侯的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若準臣陪陛下遊獵,臣可寫出天子遊獵賦獻給陛下。”
漢武帝聽了非常高興。為司馬相如安排了豪華的住處,給以優厚的待遇。第二天就帶了司馬相如等人去上林遊獵。沒過幾天,司馬相如就揮灑大筆,寫出了一篇《上林賦》,呈獻給漢武帝。漢武帝讀了《上林賦》,感到十分滿意,心中高興,就封了司馬相如一個郎官(帝王的侍從官)。
後來,司馬相如曾經作為漢武帝的專使招撫了夜郎歸順漢朝,很得武帝的賞識。邛、鮈、冉、鮉一帶地區各族首領見夜郎歸順了漢朝,也表示願意歸順漢朝。於是漢武帝就封司馬相如為中郎將,手持皇帝的旄節,去招撫這些地區的部族。司馬相如順利地完成了使命,漢武帝十分滿意,重賞了他。不久,有人上書給漢武帝,說司馬相如出使時曾接受了很多金錢賄賂,武帝信以為真,就罷免了司馬相如的官職。
司馬相如家中富有,也樂得清閑自在,就把家搬到茂陵,與卓文君過著悠閑舒服的生活。
自古至今,大多數男人總是令人失望。司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 當他在事業上略顯鋒芒,終於
樸美宣扮演的卓文君(11張)被舉薦做官後,久居京城,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裏還記得千裏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獨守空房,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一首《白頭吟》,“……聞君有二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向往以及一個女子獨特的堅定和堅韌。也為她們的故事增添了幾分美麗的哀傷。
終於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麵。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
其詩曰:一別之後,二地相懸。隻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係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最後一句,在我小說中實現了~)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歎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這首詩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數字詩。細細品讀,其愛恨交織之情躍然紙上。
卓文君是聰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於
樸美宣扮演的卓文君(11張)苦盡甘來。他們之間最終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後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千轉百回,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
卓文君,一個有思想,有勇氣,敢愛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應該是值得的。比如充滿浪漫色彩的夜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見鍾情,比如與愛的人攜手終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複何求?後來人們根據這個事還有一首詩:《望江亭》
當爐卓女豔如花,不記琴心未有涯。
負卻今宵花底約,卿須憐我尚無家。
4句首四字連起來為:“當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