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男權主義思想的探究
文化藝術
作者:羅玲
男權主義Patriarchy,來源於兩個希臘詞根pate r(πατηρ,father意為父親)和arche(αρχη,rule意為統治),其基本意思是指男子在家庭、社會中的支配性特權。在男性的絕對統治下,女性成為次於男性的“第二性”,成為服務並聽命於男性的附庸。由於曆史、文化等原因,男權主義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普遍的影響。20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家勞倫斯,一直備受人們爭議。勞倫斯終身致力於關注現代社會中的兩性關係。兩性關係的和諧作為了他許多小說追求的主題。他追求男女兩性的“靈”與“肉”的結合。這是勞倫斯的性理想。但是,在這種靈與肉的結合背後,勞倫斯流露出了日益明顯的男權中心主義思想。本文以《戀愛中的女人》與《查特萊夫人的情人》兩部作品為例,以男性對女性的征服與女性對男性的折服為出發點,通過探討伯金與厄秀拉、康妮與梅勒斯這兩對男女關係,表現勞倫斯身上的男權主義思想及其對這種思想的探源。
一、 男性對女性的征服
“在某種意義上說,文學的產生最初完全是為了倫理和道德的目的。文學與藝術美的欣賞並不是文學藝術的主要目的,而是為其道德目的服務的。”因此,文學作品中的性描寫也為作家的道德目的服務。從男性角度出發,勞倫斯賦予了男性主人公的男權意識。在《戀愛中的女人》中,伯金作為勞倫斯塑造的理想人物,帶上了這種思想。赫麥妮認為:“如果我們意識到我們在精神上是一樣的,平等的,是兄弟,其餘的就都不成問題了……”而伯金覺得恰恰相反。他說:“我們在精神上各不相同,並不平等一由於偶然的物質條件不相同造成了社會地位的不同。”顯然,勞倫斯不認為男人與女人之間存在平等的精神。1918年11月勞倫斯在給凱瑟林·曼斯菲爾德的信中說:“我確實認為女人應該服從於男人,讓男人居於優先地位,而男人也必須占據這種地位…一我完全相信這種觀點,但弗麗達不同意,我們的爭議由此開始了。”勞倫斯的傳記作者理查德·奧爾丁頓曾分析道:“他下決心要消滅弗麗達身上的‘現代女性’的特征,要迫使她對其上帝般的主子絕對‘臣服和服從’。”但是弗麗達對他卻“頑固地加以拒絕”。這些都表明他的思想中確實有一股傳統的男權主義在影響他。最終,向往獨立的厄秀拉委身於伯金,就是勞倫斯特意的安排。他覺得婦女應該更依賴男性才可以達到兩性的和諧。
在《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中,作者賦予了梅勒斯這種男權意識。在康妮在雞籠前,為那小雞顫抖的生命而頓生憐愛之情,為自己的生世而絕望時哭泣時,梅勒斯在這種脆弱中占有她。此時,勞倫斯筆下的康妮是屈服的,“她拱手相送,任人拿去,任人拿去”。在此之前,康妮與梅勒斯並沒有深入的交流、溝通,甚至彼此也不了解。在勞倫斯筆下,康妮卻順從於梅勒斯。在這裏,男性的霸權意識體現得淋漓盡致。康妮不懂而且厭惡他的方言,梅勒斯卻不顧康妮的感情逼迫她接受方言背後所蘊含的一切。“‘咋的,克利福德男爵沒有備用鑰匙?’他問道。‘沒有,不過沒關係。我可以坐在門廊下避雨。再見!’她討厭他滿口土話。”“她望著他,從他那模糊不清的土語中,弄清了他的意思。‘你為什麼不說普通英語?’她冷冷地說。‘俺!俺尋思俺說的就是普通英語呢。”’方言和粗話是梅勒斯男性絕對權威的延伸。勞倫斯把滿口的方言俚語以及髒話塞進梅勒斯的口中,並逼迫康妮的接受。最終,康妮從厭惡到順從,甚至開始學他的方言。…好不’她學他的土話,都弄他……‘唉,好不?’他重複道。‘唉!’她說,模仿著他的腔調”。這些都是勞倫斯特意安排的。讓女性服從於男性,並依附於男性。梅勒斯用“約翰·托馬斯”用來自稱,表達了他男性權威,並以此自豪。梅勒斯對克利福德說:“克利福德男爵,像您這種情況的人,是不應該責怪俺的兩腿之間有個鳥兒的。”“勞倫斯堅定地相信陽物是聖靈、是調和者,也是再生的力量。”勞倫斯認為在性關係上,男性占主導地位,女性必須處於順從。這樣,才能達到和諧。
二、 女性對男性的折服
從女性的角度,勞倫斯也突出了女性對男性的服從與崇拜。厄秀拉對赫麥妮說:“你並沒有把女人的愛給予他,你給予他的隻是一種理想的愛,就是因為這個他才離開了你。你不知道,你隻知道僵死的東西。任何女廚子都會對他有所了解,可你卻不了解他。你認為你的知識是什麼?不過是一些說明不了任何事物的僵死的理解。”厄秀拉這段話,也體現了勞倫斯的男權主義思想,更好的服務於男人才是女人的本分。說到底,就是要求婦女回歸到廚房,回歸到做妻子做家庭主婦的傳統角色上。勞倫斯的這種男權意識不僅在思想上禁錮著女性,也讓女性在身體上對男性崇拜。美國著名勞倫斯評論家哈裏·T·莫爾曾說:“勞倫斯是在男性占統治地位的傳統中長大的,但又與大多數人不同……他經常與這一傳統作鬥爭。”雖然,在一些人看來,勞倫斯並不是男權主義的宣揚者,但是這種男權意識仍存在於勞倫斯的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