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婦人》中的超驗主義自然觀(1 / 2)

《小婦人》中的超驗主義自然觀

文化藝術

作者:李徽

一、超驗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

超驗主義是指19世紀上半葉形成於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種文學和哲學思想運動,創始人是著名思想家和詩人愛默生。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在經濟上迎來了發展的鼎盛時期。金錢至上被奉為社會主流價值觀,為了滿足對物質的貪欲,人類對大自然過度開發,人類以前所未有的強者姿態淩駕於自然之上。雖然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使人類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但是隨之而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越米越嚴重。對物質的高度重視所導致的負作用正日益顯現,引起了社會上一些有識之士的關注。在政治上,19世紀初已取得獨立的美國正積極尋求擺脫英國控製的道路,希望不僅從經濟而且從政治、文化層麵樹立獨立的曆史地位。這一時代需要不斷激勵著人們在思想領域展開新的探索。而超驗主義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之下應運而生。並引導和樹立了今天廣為人知的美國傳統 獨立精神。

二、超驗主義自然觀在《小婦人》中的體現 《小婦人》這部作品創作於19世紀後半葉,描寫了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四姐妹在母親的帶領下互敬互愛、自立自強,逐漸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故事。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父親是愛默生的朋友,也是超驗主義的忠實擁護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自小便在父親的教導之下逐漸成長為一位堅韌、獨立的女性。貧寒的出身讓奧爾科特自小便開始擔負家庭的重擔,先後從事過教師、護士等職業,並終身未嫁。她開朗獨立的個性與《小婦人》中喬十分相似,主張自強自立,關注個性發展的思想也始終貫穿於整部作品之中。作品處處體現著一股積極樂觀、奮發有為的美國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超驗主義的思想實質。

對迷人的自然風光的描寫在《小婦人》中隨處可見,這既是故事情節展開的需要,也深刻揭示了作者的超驗主義自然觀。如在第十三章“空中樓閣”中,描寫了一個熱烘烘的9月下午,勞裏尾隨馬奇姐妹來到位於屋子與小河之間的一座小山丘。文中對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美麗活潑的姐妹進行了生動的描寫:

“這果然是一幅漂亮的小圖畫,隻見四姐妹一起坐在樹蔭一角,斑駁的日影在她們身上搖曳不定,清風撩起她們的發梢,吹涼她們熾熱的臉頰,林子裏的幾個小孩子全都繼續忙著自己的事情,似乎她們是老朋友而不是陌生人。梅格穿著一身粉紅色衣捃,坐在她帶來的墊子上,用白皙的雙手靈巧地穿針引線,林木青青,更顯得她像玫瑰花般嬌豔。貝思在挑揀鐵杉樹下堆了厚厚一層的鬆果,用米做精致的小玩意。艾美對著一叢蕨類植物寫生,喬則一麵編織一麵大聲朗讀。”正值青春年華的姐妹們喜歡戶外活動,並將這座山丘成為“快樂山”,“因為從這裏可以遠遠望到我們日後希望居住的地方。”勞裏在喬的指示之下凝神觀望,“透過林中的空隙之處,可以看到寬闊、碧藍的河流,隔河那邊青青的草地,以及草地之外一望無際的郊野。極目之處,一脈綠色的山脈聳入雲霄。時值秋季,夕陽西斜,天邊霞光萬道,蔚為壯觀。山頂祥雲繚繞,紫氣幹條,高高聳入紅霞之中的銀白色山峰金光燦爛,仿如傳說中”天國”的塔尖。”這段文字正是超驗主義自然觀在文中的生動體現,反映了作者倡導自然隨意的生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