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鎖定你的目標市場 (1)(2 / 2)

我們的營銷也一樣。不管你是做麵對麵的營銷,還是做電話營銷,如果客戶的注意力不在了,客戶對你說的內容不感興趣了,那麼這次營銷是不可能產生銷售成果的。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如何走進對方的世界”。我把這個想象出來的客戶稱為“神秘的陌生人”。為什麼神秘?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地、真正地去接觸他、了解他。我們需要認真地去了解這個人,這個人是如此重要,我們的一切財富都是這個“神秘的陌生人”給的,不是嗎?

所以,這個人——這個典型的客戶代表,非常重要!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想象出這個人:他長得怎麼樣?他的年齡多大?他的性別是什麼?他的家庭結構是什麼樣子的?他的困惑是什麼?我的魔術能給他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他擁有了我的魔術之後,會怎麼過他的生活?

想清楚這個人,你的營銷就變得容易了;否則,你會覺得:“哎喲,我要寫一封信,寫給100萬人看,那怎麼行啊?”但是,如果你把100萬人濃縮成一個典型代表,這種溝通就非常容易了。你隻要進入這個人的世界,營銷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

注意,很多人寫銷售信都沒有經過這個步驟。比如,有一個賣教育產品的人寫:“也許你有兩個孩子,你希望給他們更好的教育。”我說:“你怎麼知道他有兩個孩子呢?”他說:“我不知道。”我說:“那你這麼寫,萬一那個人隻有一個孩子,他會不會覺得你根本不是在跟他對話呢?”

在銷售信上,你說的每一句話都要讓人覺得你是在跟“他”說,這樣才有吸引力。比如,你可能說“也許你剛患過關節炎”,當你這麼說時,你很可能就排斥了那些沒患過關節炎的客戶,你不要隨意猜測客戶的狀態。有人會說:“我認識的一個客戶剛好是那樣的。”對,但他是不是你的典型客戶呢?

你所說的一切必須是目標客戶的共性,這樣才能引發他們的共鳴,這點非常關鍵。為什麼很多人的銷售信沒有讓人產生共鳴?因為他們沒有在跟這個“神秘的陌生人”對話。他們在跟某一個人對話,但這個人不是他們的典型客戶代表;或者他們同時跟很多人對話。

比如,你的口吻是“大家好”,這並不一定真的好。銷售信裏的“大家好”,會讓人聯想到:“哦,你同時在跟很多人說話。 ”如果你改為“你好”,那麼讀者就會覺得:“哦,你在跟我說話。”

這是為什麼?想象一下,一個讀者在電腦前坐著,你當然應該跟他對話,這確實是一對一的溝通。但是你說“大家好”,讀者的感覺馬上不一樣了。

這裏麵有一些技巧,下麵我們還會討論。在關於“傳播機器”的章節,你會知道,什麼時候說“大家好”,會讓讀者覺得你在跟他說話;但是在銷售信的開頭就說“大家好”,肯定不是最理想的,因為這會使你馬上失去讀者的注意力。

為什麼克亞營銷認為“你必須進入客戶的世界”呢?為什麼你必須了解這個“神秘的陌生人”呢?因為他在不斷地付錢給你,因為他在幫你養家糊口,因為他,你才能實現夢想,所以如果你不了解他,你的營銷就是空的、虛無縹緲的。

有很多人設計了一個營銷方案,然後就坐在那裏等,他們祈禱:“希望這次是有用的。”這沒有用。你必須準確地知道目標客戶的需求,而且每一次的溝通你都要讓客戶覺得——你在跟我說話。

有時候你的營銷可能“抓”到了80%的核心目標,但是有20%的人不是你的目標客戶,這時候你沒必要去排斥這20%的人,因為他們是自願進來的,但是你心裏要清楚,你依然要聚焦在最核心的目標客戶群上。如果你不這麼做,你的客戶群就沒有向心力。至於其他20%的非核心客戶,他們願意進來就進來,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