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別人自發傳播,我們需要給他內容,告訴他傳播什麼。 但是,我們不能直接告訴他“請傳播這個”,這是不行的,因為他不一定接受。所以,我們需要對擬釋放的信息進行甄選,有選擇性地釋放某些內容,這樣別人才會配合,才會主動幫我們傳播。四級傳播模型是一個全新的溝通思路和溝通策略。 我們溝通的目的,除了讓對方產生相應的思維、情感和行動之外,還希望對方有欲望去傳播我們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控製他傳播的內容。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確保他傳播的內容對我們的銷售是有利的。
第二,這些內容是他有興趣去傳播的。如果他沒有興趣傳播,那也沒有意義。
其實銷售很簡單。 首先,你要確定客戶的現狀、客戶的夢想;然後,你再確定兩者之間的差距——也就是你可貢獻的價值有多大;最後,你要說服客戶相信你的魔術,相信你的魔術能夠幫助他實現夢想。這是關鍵。
我們所做的一切溝通、一切傳播,無非是希望客戶能夠相信我們,相信我們的魔術能夠幫助他解決問題、實現夢想。 但是大部分人的營銷隻聚焦於產品本身,比如片麵強調“我的產品有這種功能,有這種特性”。這點當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你隻是強調這點,而不重視人的作用,那麼你的銷售是無法進一步突破的。
比如,有兩個人在賣同一款產品。為什麼你會更願意相信其中一個人的話,而不是另外一個人的呢?這裏邊有“人”的因素的影響,中文叫“愛屋及烏”。 如果我們喜歡某個人,我們會更願意跟他做交易,更願意購買他的產品,這就是“愛屋及烏”。
所以,營銷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在賣任何東西之前,你要成為客戶喜歡的、信任的人;一旦客戶喜歡你、信任你,那麼你的銷售就會變得更簡單。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怎麼利用“人”的因素,搭建一座橋梁,使得別人更願意向我們購買呢?這就涉及公司品牌、個人品牌,或者品牌的人性化等問題。
也就是說,你可以把自己的品牌擬人化、人性化,你也可以使用個人品牌。但是很多人對此困惑:我到底是做個人品牌呢,還是公司品牌?
其實,個人品牌和其他類型的品牌並沒有矛盾。個人品牌的建設是最容易的,推廣速度也比較快。因為它包含很多人性化的因素。
人最關心的還是“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關心人——關心自己,關心周圍的人,關心其他人。所以,利用這種“人的固有興趣”,把品牌人性化,再推廣它就比較容易了。
但是個人品牌也有軟肋:一旦品牌建立起來,你個人的名字、形象、個性等因素就會和這個品牌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就是你很難從這個品牌中脫離出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可調整的機會。在資訊時代,要讓別人一直關注你是非常難的;尤其是第一次關注,這是最難的。但是一旦人們開始關注你、談論你,你就可以把這種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東西上麵,這是容易的,也有這樣的例子。
比如提起SOHO中國,大家知道是潘石屹的公司;提起川普,大家知道他是美國的地產大亨;提起蘋果公司,大家更了解的可能是喬布斯這個人,他的個人魅力賦予了蘋果公司一種特別的價值和吸引力。所以,一旦個人品牌建立起來之後,你再進行外延,就比較容易了。
如何建立個人品牌呢?
比如麥當勞和肯德基。這兩家公司都在賣快餐,賣機器化、標準化的產品,但是它們的品牌宣傳重點是“人”,因為大家都在談論它們創始人的故事——麥當勞兄弟與雷?克洛克的創業故事、山德士上校遭受1009次失敗等。
所以,“創始人”的營銷威力是巨大的,我們應該思考——怎麼把創始人的形象、特質凸顯出來,並賦予他一種特別的吸引力,讓人們願意傳播、樂意傳播。這是我們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
要讓別人自發傳播,我們需要給他內容,告訴他傳播什麼。 但是,我們不能直接告訴他“請傳播這個”,這是不行的,因為他不一定接受。所以,我們需要對擬釋放的信息進行甄選,有選擇性地釋放某些內容,這樣別人才會配合,才會主動幫我們傳播。
一、規劃內容:藍圖
很簡單,藍圖就是客戶要實現的夢想。 你需要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客戶:“使用我的產品之後,你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狀態。”人對夢想的追求,對未來的幻想,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未來是光明的、清晰的,但是大部分人是想不清楚的。作為營銷人,如果你能夠給他一個明確、清晰的描繪——“未來你將達到這樣的狀態……”,威力將十分巨大!
在推銷表演英語的時候,我給客戶描繪的夢想是什麼呢?我描繪的是“國際自由族”。這是什麼概念?它是指——你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地生活、居住、度假、工作,這是它的最終狀態。
“國際自由族”擁有兩種基本能力:一是英語能力,二是賺錢能力。
為什麼必須擁有這兩種能力?很簡單,隻有擁有語言能力,你才能在世界範圍內工作和生活。英語是世界性語言,所以你至少要掌握英語。但是光有語言能力還不夠,你還必須擁有賺錢能力,這樣你才有可能實現“國際自由族”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