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我:“克亞,你的營銷跟別人的有什麼不同?”我當時建議他:“你先看看‘克亞營銷導圖’吧。”看完之後,他覺得很有意思。我說:“營銷非常簡單,隻有3件事:抓潛、成交、追銷。其他東西都是演變而已。”
這麼一說,他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所以,你需要找到自己的導圖,你要告訴客戶:從這裏到那裏,有幾個步驟,該怎麼走。找到35個關鍵步驟後,你給它們起一個比較好的名字,然後再把它們安排成比較有趣的幾何形狀。
●安排成幾何形狀。
有一本書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一直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的暢銷書。但你知道,這本書從什麼時候起就開始暢銷了嗎?答案是1989年,從那時一直暢銷到現在。
圖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模型
你看圖3這個導圖,這本書非常簡單,就是按照這個導圖講的。導圖講完了,書也結束了。這個導圖的作用非常大,很多人拿到書之後就開始分析:“我缺什麼東西?哦,缺這一塊,不夠互信。”這本書在全球的銷售量應該過億冊了,非常暢銷!
在史蒂芬?柯維提出這個理論之前,就沒有人提出過類似的理論嗎?肯定有。肯定有很多類似的東西,但是為什麼我們隻記住了這個理論呢?史蒂芬?柯維的聰明之處在哪裏呢?答案就是導圖,他做了個導圖。
另外,他還幫很多公司培訓內部講師,讓他們去講這個理論。當更多人接受了這個理論之後,他再給他們提供更高級的課程。他為什麼要幫其他公司培訓內部講師,並讓他們去講“七個習慣”呢?就是為了傳播,讓這些人免費幫他傳播導圖。
還有一點,當你接受了這個導圖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是有問題的。你一看:“哦,這樣才算優秀,那樣才算高效。看來我是不夠高效的,我缺這一塊。”那下一步怎麼辦呢?你需要解決方案,你得找他要答案。所以,這張導圖的威力十分巨大,它所隱含的潛意識銷售是非常厲害的!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很多暢銷書都會有一個導圖。比如《追求卓越》這本書,作者提出了一個“7S”概念,這就是一種導圖。有了導圖,你的銷售就簡單多了。
2. 導圖的巨大優勢
如果你仔細研究“克亞營銷導圖”,就會發現它非常簡單,而且它可以有很多演變,但最後你總能讓所有演變都回歸到導圖上。
在博客上,我呈現了很多精彩的營銷案例。每個案例都讓客戶感到震撼,但是最後我總要提醒他們——“其實這些都是導圖的演變而已”。為什麼這樣做呢?第一,他們會進一步認識到導圖的價值,它絕不隻是一個簡單的圖而已。第二,這也有利於導圖自身的傳播。
順便說一下,雖然導圖的作用巨大,但是有一個前提你需要知道——你的導圖必須經過嚴謹的思考,它絕不能是隨便忽悠人的。
“你的所有營銷溝通和活動,都必須百分之百從對方的角度思考。為對方產生結果、貢獻價值,促使對方最輕鬆、最快速地實現夢想,這是你一切營銷的終極目標。”這是“克亞營銷鐵律”的內容,也是我創立克亞營銷的初衷。
精彩案例34:巧解吃飯問題
我很少帶孩子。有一次我太太挑戰我,她說:“你從來沒帶過小孩,要不你跟女兒待上一天,我看你能不能做得到?”
當時我女兒隻有3歲,於是我帶著她出去玩。玩了一整天,其他的都很好,最困難的是吃飯問題,小孩子都不願意吃飯。
我記得,當時我們在海邊玩,之後在一家餐廳訂了比薩。比薩剛送來,女兒就要走,她不想吃。她還哭得很大聲,整個餐廳的人都在看我們,挺讓人尷尬的。
當時我不知道怎麼辦,後來急中生智,拿起比薩跟女兒說:“你看,飛機起飛嘍!嗚嗚嗚……我們要降落在什麼地方呢?降落到你嘴裏,好不好?”
她說“好”,於是我把一塊比薩放到她的嘴裏。
過了一會兒,我又說:“又來一架飛機嘍!嗚嗚嗚……它要降落到哪裏呢?還是降落到你的嘴裏,好嗎?”她說“好”,於是我把另一塊比薩給她吃。最後,所有的“飛機”都進入她的嘴裏,吃飯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顯然,在這個例子中,我用了一些“人性的因素”吸引女兒的注意力,然後讓她很快地把比薩吃完。但是我在為她好,這是最重要的。
我想說明什麼呢?我們在營銷上的所有策略,都要以客戶的利益為最終的目標,永遠為客戶創造價值。
導圖為什麼能快速地傳播呢?
比如,當我讓所有的精彩案例都回歸到“克亞營銷導圖”時,很多人——包括那些第一次接觸克亞營銷的人,都會有一個特別震撼的瞬間:“哇,營銷這麼簡單啊,就是這麼組合而已!”於是他們會很興奮,奔走相告。
因為他們在講述這些案例的同時,能顯示出他們的營銷水平不一般,所以他們願意傳播、樂意傳播。甚至有一些人在傳播的時候,不告訴別人這個理論的出處,他們隻想讓別人感到震撼,讓別人崇拜他們。
所有這些都說明導圖的特性——易於傳播。當然,為了加大傳播的力度,你也可以圍繞著導圖來製造一些容易傳播的案例和故事。史蒂芬?柯維就這麼做過,在他的另一些書裏,他講了很多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