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二合一”促銷模式(3)(1 / 3)

後來我的導師想了一個名字——“婚姻終結者”。他說:“女士們,你們應該買這個儀器。因為你需要測試一下,你老公給你買的戒指是不是真金的。” 結果,很多女人買,因為她們不能確定自己的戒指是否是純金的,所以就買回去檢驗一下。

這個案例說明,你的產品得有一個概念,這樣它才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記。你要從客戶的經曆出發,從客戶的生活出發,而不是從你的產品出發。為什麼“婚姻終結者”賣了很多?因為我的導師提出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概念。這個概念包含了我們上麵所羅列的這些因素,包括震撼性、新聞性等。

● 快速抓住客戶的注意力。要實現銷售,你必須抓住客戶的注意力。客戶想要某個東西,你的概念就得包含這個東西,同時還要激發客戶的想象力。

● 激發客戶的占有欲。你應該明白:語言是一種符號。使用一種語言,會激發一串想象。通過選擇語言,你就選擇了目標客戶頭腦中的一連串記憶和想象。所以你要思考:這個概念會激發出客戶的什麼記憶呢?我該如何激發起他的占有欲呢?

文字能夠激發你的畫麵感。例如,想象一個夜晚,在三亞的沙灘上,你和某一線明星在一起……可能很多男士並沒有感覺,因為他不一定喜歡這個一線明星。

如果說,想象那晚,你和你這一生中最愛的女人——你從未對外公開過的女友在一起,在這個世界上最浪漫的沙灘上……你反而有感覺,為什麼?因為你的想象力被啟動了,是你自己加入了那個人,而不是我直接告訴你“那人是某一線明星”。

如果用一張圖片就太具體了,你需要用文字來激發別人的想象力,然後讓他自己的想象去填充那個畫麵。他填入的東西,一定是他最喜歡的,對吧?

你要認真琢磨這裏麵的道理。溝通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是很複雜的。但是一旦你理解了這個過程,它就簡單了。

如果你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語言,你的營銷水平會迅速超過99%的人,因為他們根本不理解這是怎麼回事。他們給自己產品的命名都是機械的,或者“血淋淋”的,讓人根本沒有想要了解的欲望。

精彩案例44:一個名字引發的銷售

20世紀初有一個美國人,他是第一個通過直銷來賣書的人。他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他賣的全是一些小書,教你一些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比如,怎麼給冰箱除臭,怎麼給你的衣服去汙,怎麼教育你的孩子,怎麼跟你的孩子溝通,怎麼理解你丈夫的心思,怎麼讓自己更美麗,怎麼去皺,等等。

這些都是很實用的書。他的價格也很便宜:一本書隻要25美分(這是20世紀初的價格)。然後他怎麼做呢?很簡單,他在報紙上買一個整版的廣告,然後隻打標題:如果你訂購4本書,你隻需要付1美元。結果他賣了非常多的書。

這種做法讓他徹底理解了美國人的思維。比如,他發現有一本書賣得非常好——其實就是書名起得非常好,於是他不斷地登廣告來推銷。萬一某本書賣得不好,他也不會馬上放棄,而是把它送進“書名醫院”——有一幫專家會琢磨一個新的名字,然後他再刊登新的廣告。書的內容沒變,隻是改變了書名,結果就好賣了。

他開玩笑說,有一本書是介紹法國科西嘉島的曆史的,叫《科西嘉的過去與現在》。但是這本書怎麼也賣不掉。

你想,在20世紀初的美國,有誰會對法國的一個小島的曆史感興趣呢?沒人感興趣。但是這本書的某一章節介紹了拿破侖的成長經曆——拿破侖是科西嘉人,後來去了法國大陸,並且成了法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所以,他就把這本書的名字改成了《拿破侖從未公開的少年戀情》,結果非常好賣!

你看,概念是很厲害的。概念會讓客戶對產品快速地形成一個判斷,這個判斷會影響他後續的購買決策。

為什麼書改個名字就好賣了呢?因為名字就是概念,而概念會影響到客戶的思維模式,會讓客戶的大腦對所接收到的信息采取不同的處理模式。比如,哪些信息會被接受,哪些信息不會被接受;哪些信息會被排除,哪些不會被排除;哪些信息是正麵的,哪些是反麵的;等等。這些對銷售都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