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安防基礎理論常識(2)(2 / 3)

二、預防原則

物業安防的主要職能和任務不是以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首選,而是以積極預防為出發點,爭取防患於未然,重在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機會,減少其發生的概率和頻率,消除產生違法犯罪的條件和基礎,不給違法犯罪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機,排除或弱化一切不安全和影響穩定的因素,防範和控製物業管轄區域內人身安全遭到傷害、各類財產遭到損失,掌握安全防範的主動權和控製權,維護轄區內良好的治安秩序和和諧的工作氛圍與生活氛圍。為此,要把握如下要點:

1.超前預測

物業安防人員要根據安防工作職能特點和轄區服務對象的工作與生活規律,對轄區內各種不安全因素的形成原因、發生規律、觸燃媒介等,事先進行科學的、客觀的預測和分析,並以此為基礎,做出正確的判斷,確定明確的對象,製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從預防的角度,掌握和控製安全防範的主動權。

如根據物業安防管理實踐,在物業安防管轄區域內發生的盜竊案件,有如下症狀和預兆可尋:各類節、假日前後;白天住宅小區大部分人員上班或外出,家中僅有婦幼或老人,自衛防範能力差;淩晨4時左右,既是人體生物鍾的最低穀,也是人體防範能力最弱的時間段;轄區內出現喜慶婚喪活動,各種人員集聚、嘈雜;寫字樓單位多,業務各有不同,業務來訪人員流動頻繁、難知根底等,都是盜竊犯罪分子“施展身手”的最佳時機。為此,隻要安防人員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總結出其活動規律和活動特點,采取相應的防範措施,是可以大大減少盜竊犯罪的可乘之機的。

2.超前準備

物業安防的超前準備,主要體現在建立和健全各種安全防範製度上,要通過各種宣傳媒介廣為宣傳,力爭做到家喻戶曉,以得到物業轄區單位或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在此同時,物業安防人員應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自覺地貫徹和執行,把安防各項製度實實在在地予以落實。如前節所舉例的消防管道突然爆裂事故,未造成集體財產的重大損失,就是安防人員堅決落實安防值班巡邏製度的結果。此外,物業企業應在經費或資金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推廣和使用先進的安全技術和防範器材,充分發揮這類器材準確、高效、多功能、多用途的技術優勢,作為人力安全防範的彌補。從物業管理實踐看,一般具備良好軟件資源的物業區域,再輔以良好的硬件設施的配套和支撐,其安防案件的發生概率,明顯地呈現減少趨勢。

3.超前防範

超前防範是超前預測和超前準備的後延。超前預測是超前防範的前提,超前準備是超前防範的支撐,超前防範是超前預測和超前準備的最終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