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安防基礎理論常識(5)(2 / 3)

1.誠摯性

誠摯是物業安防人員與轄區群眾產生親和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作為安防人員,在對轄區群眾實施管理或提供服務時,一定要出自真心、以誠相待、以誠取信,切勿虛情假意,或利用對方對自己的信任,去欺騙愚弄對方。同時,誠摯還要做到一如既往、持之以恒、不圖回報,更不能因轄區群眾的某些失誤而改變誠摯的初衷,讓轄區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誠摯付出,並給予對等的誠摯回報。

2.認同性

物業安防的誠摯之舉,主要體現在物業安防管理服務的過程之中,但誠摯之舉不是物業安防人員自以為是、自圓其說的單方麵的認定,而必須是轄區群眾的自覺認同。在物業安防實踐中,轄區群眾對安防人員的誠摯之舉不予認同的事例,時有發生。究其根源,除了彼此間存在著利益得失外,還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原因:一是安防人員所做的任何誠摯之舉,需要一定的時間跨度予以印證和檢驗;二是單項誠摯之舉,在雙方間隻能產生穩定性不強的親和力,隻有N個誠摯之舉的疊加,才能夯實親和力建立的基礎,從而真正產生出親和效應。這就要求安防人員持之以恒付出真誠,並實行潤雨般滲透,方能促成單項親和效應的轉換和延伸。做不到這一點,安防人員的誠摯之舉不被認同,就不足怪了。

3.導向性

一旦安防人員的誠摯之舉得到了轄區群眾的認同,那麼,雙方親和、友好、互動的格局就已初步形成,並具備了可持續深化的內在動因,有助於物業安防管理各項工作的有序展開。在這種態勢下,作為物業安防人員,能積極主動地提高安防管理與服務質量,真心實意地為轄區群眾排憂解難,公正、公平地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心平氣和地處理雙方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矛盾;而作為轄區群眾,則能在親和的基礎上,接受安防人員為其所做的一切,並設身處地地體諒對方工作的艱辛與為難之處,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和維權觀,寬容對方的某些失誤和不足,甚至在自身利益受到了一定損害的情況下,也能用文明、友善的方式予以諒解。為此,作為物業安防人員一定不能忽略親和效應的功能和作用。

三、漣漪效應

物業安防管理中的漣漪效應,指的是安防管理行為的作用和影響,將有規律地向四周擴散,猶如石頭投進湖水中引起水波輻散一般。研究和促成安防管理行為漣漪效應的產生,應把握以下要點:

1.安防管理行為波散強弱是由其行為的構成要素所決定的

猶如投入湖水中的石子,大小、質量不同,引起的水波輻射強弱也不盡相同。一般安防管理行為能否出現漣漪效應,取決於安防管理行為的起因、過程、結果三個構成要素的連貫性、一致性,任何一個構成要素出現失誤和偏差,都會破壞連貫性與一致性,導致目的的難以實現,並延伸影響到漣漪效應減弱和淡化。

2.安防管理行為的結果決定著漣漪波散的方向

物業安防管理行為會產生積極與消極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這種不同將決定著漣漪效應的方向。如某物業企業安防人員見老人攜重物歸來,主動為他開啟樓道防盜門,幫助提重物,並送至家中。又如,主動送小學生過馬路上學等,這些細小之舉,不僅能得到當事人的讚譽,同時,也能給周邊的人群(如旁觀者)留下尊老愛幼的印象,這就產生了漣漪的積極波散效果,反之,若當事人提出了這方麵的服務要求,而安防人員卻以種種理由推辭,那麼,這種推脫不僅讓當事人感到不快,同時也給周邊人群留下服務不佳的印象,這就出現了消極的波散效果。為此,在物業安防管理中,往往一念之差,將導致安防管理行為的偏差,而改變漣漪效應波散的方向,從而影響預期的安防管理目標的實現。

3.漣漪效應的促成與控製

①漣漪效應的促成

首先,物業安防從業人員要清楚地認識到漣漪效應在物業安防管理中的影響和作用,在崗執勤時,要認真對待每一次所發生的管理與服務行為,在點滴細微中,完成管理與服務效果的積累和疊加,用聚沙成塔、聚溪成流的韌勁,為正向漣漪效應的產生,提供可持續的支撐和基石。其次,對重大的、有影響的管理與服務行為,要通盤謀略,精心策劃,為管理與服務行為的發生與啟動,推波造勢,人為增大管理與服務行為漣漪波散的強度,產生最大化的管理服務效果。最後,加強管理與服務行為的操作防範,超前預測管理與服務行為的各種不確定變數,並尋求有效的對應方法和措施,把各種不良變數化解消除於萌芽之中、發生以前,以減少管理與服務行為的失誤和偏差,降低管理與服務行為的投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