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戰爭不是好東西(1 / 2)

戰爭是一切生產力的助推劑,至少劉文輝是這麼認為的。

一場戰爭可以讓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得到一次振奮。當然不能是那種濫用武力。就拿這一場戰爭來說,對敵人那是一種痛苦,他們為了這場戰爭,不得不做出很大的犧牲。將大部分的資源用在戰爭中,國內的建設就會變得滯後,這樣的損失是很難挽回的。

我們國家,中華民族經曆了十年的內戰,八年艱苦的抗戰,又打了三年解放戰爭。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死在戰火裏,是千萬的人流離失所。這樣的痛苦,我們用了十幾年時間來撫慰,至今還沒有擺脫貧困餓帽子。這樣已經算最好的,很多事情已經有了起色。這歸功於,我們國家龐大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資源。

敵國有什麼?整個國家幾乎都是崇山峻嶺,那點可憐的土地根本難以養活他們的百姓。一個狹長的地帶,在戰爭中很難有回旋的餘地。而如今,他們得罪的人很多,緬甸等國都是他的鄰居。如今的形勢下,沒有一個良好的友鄰,他們這樣的國家很難生存。

或許在敵國政壇中有人認為在遙遠的北方會有盟友的支持。但是他們沒想到,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和遠水解不了近渴。當戰爭爆發的時候,的確有過自助,如果打上十年,會有人不斷的支撐他們這個無底洞一樣的國家嗎?

武圓嘉不再說話了。他是個精明的人,早已經看穿了這一切。但是他沒說。他明哲保身,卻沒有想到可能會害了自己的同胞,現在想想自己竟然是如此的鐵石心腸。隻顧個人的利益,完全沒有一點憂國憂民的心思。

武圓嘉開始用腦袋撞前麵的車座。大牛正好在他的前麵,本來就顛簸的路麵,現在變得更加顛簸。大牛立刻沒好氣的衝著武圓嘉怒吼:“有本事撞石頭去,撞車座算個屁。”

老頭竟然開始流淚,雙拳緊握,整個身體開始顫抖。越來越激動,嘴裏用越語嘰裏呱啦的說著很多亂七八糟的話,越說越快,快的連武鬆都聽不明白。隻能從隻言片語的判斷老頭想要表達的意思。

“他說,他要死!要為了他的理想而死!”

大牛看著武圓嘉的動作,聽見武鬆的翻譯,搖搖頭:“這老家夥瘋了!徹底瘋了!”

車子離開隆倫的時候一路暢通。因為很多人都認識這輛車,車裏的那些人都和自己一起吃過飯。既然都是一夥的,檢查站的人也就不那麼自習了。有人看見車裏坐著一位將軍,就更加不敢怠慢。汽車很快,甚至有人連忙將排隊的那些百姓轟走,讓汽車先過。

隆倫有驚無險,敵軍都認為將軍是下來視察的,雖然並沒有看見將軍下過幾次車。總算是來了,似乎鬥誌一下子增強不少。他們對戰爭的勝利更加有信心了,凡是路過的關卡全都對著這輛滿是傷痕的汽車行禮。目送著將軍親自前往最前沿的陣地。

出了隆倫,沿途開始出現敗兵和傷病。劉文輝想不明白,為什麼這時候才出現?如果說隆倫是越北最北的一個城鎮,將這裏作為敗兵和傷病的收容所是最好的事情。現在這些人去了哪裏?梅鬆悄悄的告訴劉文輝,從敵軍的一些談話中,梅鬆聽出了些門道。

在敵國,戰敗是最可恥的事情。而傷病更是淒慘。他們缺醫少藥,救治一個病人要花的代價遠遠高於重新武裝一個新的戰士。雖然是女人,有時候也比那些傷病強。為了給國內造成節節勝利的假象,敵人的傷病和敗兵一般都會就地處理。

什麼叫做就地處理。就在戰場的邊沿建造一個收容所。這裏的設施簡陋一場,所有人的人全都扔在這裏。敗兵還好些,經過再教育重新武裝上戰場。再教育就是重新灌輸心的為國殺敵思想,將這些人洗腦變成六親不認的禽獸。而傷病就任憑他們自生自滅,能活下來,四肢健全的編入敗兵營,沒死的殘疾的再也沒人管,如果死了整合心意,抬出去埋了就是。

一般來說,敵國的收容營附近都會有大片大片的亂墳崗。這樣的一個地方後來才被一點點的發掘,建起了各種各樣的陵園,為那些死去的戰士正名。

湊他們車邊走過的那些敗兵臉上倒也看不出什麼悲傷。走的慢的傷兵,一個個垂頭喪氣。這也怪不得他們,麵對他們的就隻剩下了死亡,能高興起來才怪。

這樣的場景劉文輝見過,不過那些都是自己的戰友。為了搶救戰友的生命,他們可以搭上自己的生命。敵人真是太禽獸了,竟然如此對待自己的軍人。這場戰爭雖然不人道,不過這是政府的事情,將罪責全都讓戰士承受,不知道敵國的那些領導人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