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基本上是當時文化發展水平的一個象征。以唐朝為例,唐朝國力強盛開山為陵。而元朝則是葬入地下然後用馬踏平,不做其他的多餘裝飾配器。
貴族王侯多以風水絕佳之為做為陵墓,希望借山川風水之力來延續後代之榮華富貴。多是一派奢靡之象。
可朝代更替哪裏是風水可以決定的,正所謂風水輪流轉。連地脈河流走向都要改變,更何況世俗王權的更替。
反倒是這樣做為那些挖墳掘墓的盜墓賊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一些聰明的盜墓賊開始研究風水和曆史來判斷古墓方位和墓中結構。
甚至在東漢末年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盜墓流派。其中各自留下的東西更是匪夷所思,卻又令人驚歎於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
曹操曾經為湊軍餉親自帶隊挖開不少古代陵墓。黃金帶走其他的東西就地打碎,多少文物毀於一旦。
但盜墓終究見不了光,曹丞相便設立了一個盜墓的軍隊職位名為摸金校尉,人數為百人,又以古墓所尋珍惜金屬打造一百把刀。名為-百並刀。
還有一樣信物便是摸金符了。以穿山甲的前腳爪最大的那個用黑狗血泡上七七四十九天,然後埋於地下,吸收地氣之精華。在墓中可以很好的隱掉活人的氣息。
粽子是盜墓人說的屍體。也讓人談之色變。粽子就是僵屍,但比僵屍還要可怕一些,又分黑凶白凶,以身上毛分辨,黑凶為最惡,甚是難纏。
至於墓中有沒有粽子僵屍之流,隻有那些遇見的人知道了。總之倒墓的不怕鬼,怕鬼的盜不了墓。
時間過去千年,古人所經曆的很多我們經曆不了。就像龍一樣,沒人證明不存在,也沒辦法證明它存在。對於進入墓中後發生的一切,而這些盜墓賊隻有遵循前人用血換取的經驗教訓來在閻王口中討口飯吃。
抗日前夕,剛剛被日本人占領沒多久的東北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在白雪皚皚的雪原林海之上,多達百餘人的隊伍穿行在能見度為零的原始森林。
一路上踏過的積雪已經沒過了大腿,行進十分艱難。可這群人像是不怎麼在乎一般,拚命的往前行進著,似乎有什麼東西在後麵追一樣。
“在這裏沒辦法休息。等到了前麵,我們找個積雪不怎麼深的地方住下,免得耽誤了接下來的行程。”走在最前麵的一個老者說到。
老者年紀雖然比其他人要大上不少,精神頭卻十足。看起來比其他那些人的體力強上不少。
隊伍終於停了下來,在一個大石頭後麵安營紮寨,升起了火堆。他們盯著石頭下麵的那個大洞發愣。先在他們之前來過一批人,是和他們一樣的盜墓賊。
那些人在他們來之前就已經下去了,然而過了將近一個星期都沒有一點消息傳出。於是他們出發了,為了找到丟掉的那群人,也為了能夠進入那個地方。
正當他們迅速組織好一隊人剛要進入時,一陣“刺啦啦”鐵鏈拖動的聲音響起,瞬間將隊伍中幾個年級還小的人嚇了一跳,差點就直接逃跑了。
一個人聲音發顫的說:“大伯,這裏麵不是隻藏了寶藏嗎,這又算是怎麼回事?”
那個被稱為大伯的老漢在石頭上敲了敲煙袋鍋,吐了一口濃痰。不在意的說:“怎麼回事你還怕了。我問你,哪個墓裏沒點稀奇古怪的小玩意。要是怕就不下去了,倒鬥還有怕這個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