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故事:
某一家公司,來了一位新主管,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這位新主管據說是個能人,是專門被派來整頓業務的。
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地進辦公室後,便躲在裏麵難得出門。那些一度非常緊張的“邊緣人物”,現在反而更加無視公司的業務了。
他的表現不像一個能人,而像一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蒙。
四個月過去後,新主管卻發威了:邊緣人物一律開掉,能者則獲得提升。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前四個月的保守相比,簡直像換了一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後致辭:相信大家對我新上任後的表現和後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有位朋友,買了棟帶大院的房子,他一搬進去,就對院子全麵整頓,雜草雜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
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訪,進門後大吃一驚地問,那些名貴的牡丹哪裏去了。我這位朋友才發現,他居然把牡丹當草給割了。
後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更雜亂,但他卻是按兵不動。後來,冬天裏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裏竟開了繁花;春天以為是野草的,夏天卻是個個錦簇;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
直到暮秋,他才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鏟除,並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
說到這兒,主管舉起杯來:“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如果這個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是其間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隻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這就是管理的藝術,也是小故事中的大道理,更是管理學的趣味所在。
聽故事和看故事一直是我的愛好,因為故事中的情節非常吸引人,致使我常常為好故事而感動。隨著積累的增加,各種管理技巧開始湧進我的大腦並與故事發生了碰撞,碰撞的結果使我產生了一種衝動:為什麼不寫一本“讀故事學管理”的書呢?
就這樣一路寫了下來,寫作的過程是輕鬆愉快的,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腦中積累的管理學知識和實踐經驗,如磅礴大雨般紛紛而落。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巧”。管理知識和故事結合得巧妙,賦予管理學以趣味。將枯燥的管理學方法用講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會增加其趣味性、可讀性和認知性。同時,將管理知識進行係統的分類,基本上按照經典管理學邏輯體係進行編排,也彌補了其他管理故事中“見事說事”的缺點和不足。
您可以略過故事直接閱讀管理知識,相當於閱讀管理學的簡易讀本,同時也可以略過管理知識直接閱讀故事和管理箴言,相當於閱讀管理學的趣味讀本。
您可以把本書當成您在管理經營活動中的一個助手,一個參考,一個思考下一步行動的參謀。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您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的心得加以提煉,並運用到今後的管理工作中,長此以往將形成您個性化的管理真知和管理技巧,這將是您一生的財富。
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有很多朋友參與其中,可以說這本書是他們和我共同辛勞工作的結晶。他們分別是周誌剛、張德泉、李世忠、張玉英、鄧青紅、董本東、張萬菊、戰永紅、許紅、李錚、趙一安、逯寧、周寶秋。在這裏謹向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