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跨越多個學科、具有多個維度的一種社會現象,可以分別從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曆史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角度開展研究,可能涉及創新、變革、機會、資源、企業家能力、集群、柔性、管理等多個命題。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創業研究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和豐碩的理論成果,這是開展進一步研究的有力支撐。盡管學術界在創業研究領域尚有很多分歧,甚至在概念界定上都尚待商榷,但這種爭鳴狀態恰恰說明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潛力。創業研究經過持續演進,現在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創業問題的跌宕和興起,是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尤其是處於其中的企業動態變化的直接顯現。
目前,創業研究對象基本都是以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為主,對發展中國家的研究明顯不足。實際上,創業現象在發展中國家也已經很常見,創業研究的意義在發展中國家尤顯重要。在我國,雖然創業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增強經濟活力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但開展創業研究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可喜的是,我國已經有部分學者注意到創業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們正在該領域努力探索並獲得了很多有益成果。我國經濟的騰飛迫切需要企業創業和成功運營的支撐;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經濟發展的快速起步,產生了大量可供研究的現實素材。挖掘和提煉我國企業創業的本質規律,深入研究和比較各種創業活動和創業現象的異同,從多個維度探索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特殊理論,這對於指導我國創業實踐、對於豐富國際創業理論成果都具有重大意義。
本書研究的“裂變型創業”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可以研究的內容較廣,可以挖掘的理論較多,但由於研究能力和精力有限,這裏隻是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得出了一些初步結論。有關“裂變型創業”問題的進一步研究建議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運用其他定性研究方法或定量研究方法開展“裂變型創業”研究,從而補足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可能存在的問題,豐富該領域的理論成果。
二是擴大研究對象選擇的多樣性,比如可以從傳統產業、現代產業和國際性裂變創業等角度展開研究,增加我們對該現象的深入理解。
三是開展國內外裂變創業問題的比較研究,引入地域範圍、經濟政治環境和發展階段等要素,實現理論關聯和互補。
四是強化其他新出現創業現象的及時研究,並與裂變創業現象的有關結論有效聯係,從而提升創業理論的係統性、完整性和動態性,使創業的分支理論得以整合、聯結。
五是將裂變創業與產生集群理論結合起來研究。很多成功的企業都有裂變的痕跡,很多產業集群的形成、發展以至競爭力的提升,都與企業的裂變衍生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