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培養團隊的溝通精神(1)(1 / 3)

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溝通可以達到領導和員工的相互了解,使正確的決策和領導很快被人理解和接受,變成執行決策和服從領導的實際行動。沒有溝通就沒有統一的意誌、觀念和行動。

——〔日〕鬆下幸之助

1.沒有溝通就沒有團隊

團隊的最大特征就在於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即通過合作取得1+1>2的效果,否則團隊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要取得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麵:

一是讓團隊成員各得其所的整體結構;二是能夠讓個體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優勢的機製;三是上下級之間、成員之間無障礙的溝通。溝通是團隊存在必不可少的要素。

其實,溝通對於生命的意義不僅在人類,即使在動物世界裏,溝通的意義亦不可小覷。

在動物世界裏,凡是種群都發展出獨特的溝通機製,以確保分工和合作的完成,以及個體之間紐帶的維持。這已成為群落生存方式的一部分。比如,在螞蟻小小的世界裏,平時每隻螞蟻都在忙碌各自的事情,但一旦一隻螞蟻發現一件有價值的物品,不一會兒一群螞蟻就會紛紛趕來,一起完成把該物品運回家的工程。企鵝和它的伴侶在離別之前舞蹈,以身體的語言進行情感的交流和義務的承諾,以便在嚴寒的南極共同哺育下一代。每種動物都有著其獨特的溝通機製,溝通已成為動物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

動物世界尚且如此,人類所需要的分工、合作和情感交流,以及所需要完成的價值增加和交換就更多、更複雜。幾乎我們每一個需求的滿足,無論是利益和機會的獲取,還是情感的交流以及他人的認同或是影響力的發揮,都需要通過溝通來完成。溝通能力已成為我們生存的核心能力,成為影響力的決定因素,成為人際關係的基礎。溝通是團隊生存的基本條件。

一個團隊如果溝通不暢,肯定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威力,影響整體效果。

在2006年世界杯賽上,巴西隊雖然三戰全勝小組出線,但存在著團隊溝通不暢的問題。這些問題被帶到了與法國隊的四分之一比賽中來。由於主教練與隊員之間、隊員與隊員之間沒有及時並有效地溝通,因此就無法了解彼此的意圖和想法,就沒有辦法達成共識,協調一致,從而發揮出團隊的整體優勢,結果無緣大力神杯。

而希丁克之所以能夠帶領韓國隊取得優異的成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打破了韓國隊年輕隊員不敢和長輩辯解、遇到問題也不敢越級溝通的規矩,創造了一種年輕隊員與老隊員之間、隊員與教練之間能夠順暢溝通的良好環境和氣氛。

上任初期,希丁克發現韓國隊球員速度快,組織力不錯,訓練也積極認真,態度誠實,但缺乏溝通,隊員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按年齡排出序列,相互之間不習慣主動溝通,甚至人與人之間有長幼級別的溝通障礙。

希丁克認為長幼秩序是影響溝通、發揮團隊威力的絆腳石。為了解決隊員間溝通不足的狀況,希丁克提出了一係列要求:不許球員間再使用“大哥”這樣的稱呼,也不許使用任何尊稱;年輕球員不論在戰術訓練還是在比賽中,都要經常開口和前輩說話;吃飯時,要前後輩穿插坐在一起,隨意地交談;按摩時也不要前輩先做按摩,而是誰先到房間誰先做按摩;安排宿舍時他故意把前後輩球員安排在一個房間,讓他們互相了解。

訓練時,希丁克經常會故意錯判比分,如果此時球員沒有任何反抗地接受,他就會大喊:“明明我判錯了,你們為什麼不反對?”

比賽中,如果球員連半句話都不說,隻是奔跑,他就會發火……通過一係列的“溝通訓練”,希丁克順利把球員與球員之間,球員和教練組之間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式溝通”、“金字塔式溝通”,靈活轉化為雙向的“水平式溝通”、“矩陣式溝通”。當順暢的雙向溝通成為一種習慣後,訓練場上的氣氛馬上活躍起來,韓國隊的成績也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並於2002年世界杯賽上取得了進入四強的好成績。

希丁克的成功,得益於團隊溝通方式的改變,得益於溝通帶來的融合、了解、協作、自信和鼓勵。

其實,任何團隊的領導者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行溝通。著名戰略管理大師亨利·明茨伯格認為:“團隊中的管理人員幾乎每一分鍾都用來溝通,不是說,就是寫,或者聽,或者閱讀。領導者最重要的管理職能就是使組織的人力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為此,他們需要不斷激勵下屬,調動他們的潛能,同時,通過不斷地培養和指導,使下屬獲得新的能力。這個使人力資源增值的職責履行,就是通過溝通來完成的。因此,溝通能力及相應的技巧成為領導者個人和其團隊成功的關鍵。”

2.以溝通促進團隊成員合作

這是一個團隊致勝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支持關鍵在於溝通,溝通才能帶來理解,理解促進合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溝通,就無法理解對方的意圖,而不理解對方的意圖,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