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和分享
生活在群體中,就必定要與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因此,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盡管許多團隊成員上崗時人際交往技巧已是不錯,但仍要確保每個成員都懂得團隊中互動的基本原則。組建團隊就是為了高產出,隻有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共同解決問題,才能保持上乘的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就發展團隊而言,增進交流和改進工作方法同樣重要,必須認真對待。
對於一個集體、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團隊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以特殊的團隊精神著稱的微軟公司,在做產品研發時,有幾千名開發工程師和測試人員參與,同心協力,最後才能研發成功。如果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隊精神,沒有全部參與者的默契與分工合作,研發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合理化建議
合理化建議是員工參與企業經營的一個最積極的表現,它不隻是起到“好產品、好主意”的作用,而且還是發動職工參與管理、促進上下溝通的良好形式。在日本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把合理化建議活動的開展和企業的興衰連在一起。一個企業要興旺發達,單靠自上而下的指導是不夠的,必須要與自下而上的建議相結合。企業從員工合理化建議中獲利不少,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合理化建議活動,調動了廣大企業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感情,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勇於承認他人的貢獻
在合作中,為了實現最終的目標,個人都需要放棄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幾乎每個人都有一種短視和自私的缺點,不願意更多地為他人考慮,缺乏分享精神。在團隊中,要勇於承認他人的貢獻。如果借助於別人的智慧和成果,就應該聲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幫助,就應該表示感謝。這些也是團隊精神的基本體現。
6.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
想獲得成功,做一名優秀的團隊成員,首先必須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所謂服從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行動要服從於目標。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行動若與目標背離,不依目標的要求行事,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人最後目標落空,陷於失敗的常有教訓。
美國學者莫利斯博士從成功學的角度指出:一般人的行為,經常與他的夢想或目標不一致,這種現象十分普遍,達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這個毛病,隻是程度不同罷了。而常犯這種毛病,無疑是在自己前進道路上放置障礙物,阻礙自己邁向成功。
不服從於目標的主要表現,就是行動與目標的要求不相一致,莫利斯博士舉例說:售貨員的目標是步步高升,行動卻是對顧客蠻橫無理;做丈夫的希望家庭美滿,卻對自己的妻子漠不關心;有人急於找到工作,卻對電視節目十分鍾情,把寶貴的時間大量耗在電視機前,或者整日與朋友廝混,有的公司希望與客戶和供應商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提高自己的信譽,行動卻是三天兩頭耍花招,欺詐不斷;某個癮君子發誓戒煙,卻在家裏和車上私藏香煙……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經常見到。有的出於本能,有的出於愛好,有的出於習慣,總之,所有這一切,均出於對目標的不服從。
很多人因為這種心不在焉的狀況失敗甚至造成悲劇。例如,想在政界出人頭地的大有人在,不少人把自己成功的目標定於此。可是,很多人的失敗就在於對目標的不服從。美國布什任總統期間,白宮辦公廳主任蘇努努,就是這樣一個失敗的例子。他本來與布什交情甚篤,可以說把成功的目標定為輔佐布什,以求步步高升。而他的行動呢,卻是盡給布什總統惹麻煩,迫使布什免了他的職。
原本約翰·蘇努努在美國政界青雲直上,最後卻毀於挪用公款等腐敗行為。這種行動就是他不服從於自己從政目標的核心所在。
一個深得總統器重、自己也想步步高升的人,就因為貪圖公家的便宜而中途落馬。從目標與行為的關係角度來分析,蘇努努問題的症結就在於,他的行動與自己的從政目標不相吻合,行動沒有服從於目標,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員工可以從這件事情當中得到啟發:本來可以成功的事情,就因為與最初的目標不相符合而功敗垂成。
為什麼服從目標有時顯得那樣難呢?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從目標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需要克服許多人性的弱點,需要對自己的欲望嚴加約束。蘇努努貪圖公家的便宜,這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欲望,任其泛濫,雖然表麵風光,卻誤了大事。反之,有些業有所成的人,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實現了目標,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善於節製自己的欲望。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服從於自己的成功目標,關鍵在於有沒有毅力節製自己的欲望。在工作當中,有許多這樣那樣的誘惑,對實現目標是嚴重的障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決心戒煙時,有人給你遞上一支“煙”,這就是誘感,許多戒煙不成的人,敗就敗在經受不住這種誘惑;而許多戒煙成功的人,就是因為經受住了這種誘惑。再進一步說,許多把成功目標定為在“政界”上發展的人,之所以中途落馬,就在於經受不住金錢、美色的誘惑,明知不對,卻身不由己地幹起與目標不相符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