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機構參與城市社區服務的模式探索
應急與社會管理
作者:時玥
摘要:筆者於2013年到廣州市大同①和北鬥星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參觀訪問,試圖將廣州市社會工作機構的服務經驗吸納整理並將之本土化,為廊坊市社會工作機構的生存與發展,社會工作機構介入城市社區服務出謀劃策。本次考察的資料主要來源於對機構工作人員的深度訪談,通過錄音、影像、文本資料的留存,全麵了解大同和北鬥星與市民的互動現狀。通過探討廣州市“政府購買”的運營機製、“依托街道”的運營模式、“持證上崗”的專業理念、“統一與靈活共存”的環境管理以及“規範化”的製度建設,為廊坊市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在機製理念、服務內容和專業依托層麵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學習經驗。
關鍵詞:社會工作機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一、實行“政府購買”的運營機製
先進的運營機製是社會組織發展的先決條件。大同和北鬥星都是在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的,但是政府並沒有采取“政府直接經營”的方式,而是采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按照政府出資,社工機構提供服務,百姓受益的方式完成運營過程。同時,為了保障服務質量,政府有專人負責社工機構的定期考察,服務跟進,實現社區資源的聚集和優化,讓市民享受優質的社會服務。
二、探索“依托街道”的運營模式
2011年7月23日廣州市委市政府發文《關於全麵推進街道、社區服務管理改革創新的意見》,文件要求加快構建和完善廣州市的多元化社區服務體係,提高社區服務水平,開展以街道、社區為單位的社會服務。大同和北鬥星以此為契機,共依托廣州市19個街道1個社區成立了多家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社區學校、美沙酮社區門診等多個子機構。這種“機構依托街道”的模式能夠集中街道居民,利用社區優勢,方便服務市民。
三、實現“持證上崗”的專業理念
廣州市社會工作者必須“持證上崗”,所謂“證”,是指“助理社會工作師”、“中級社會工作師”和“高級社會工作師”資格證。不隻“持證上崗”,還有“憑證領薪”,是指根據社會工作者資格證的不同級別領取薪酬,不同級別的社會工作師的工資標準是不同的,如員工級的社會工作人員指導薪酬為3000元,而助理級的大致分為兩級:一級為3500元,一級為4000元。這種“持證上崗”的製度能夠加強團隊建設,提升團隊專業素質,促使工作人員提高自身修養。
四、建立“統一與靈活共存”的環境管理
通過對北鬥星天園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③的探訪,我們注意到北鬥星不論在場地布置、員工著裝,還是空間設計,甚至機構的PPT模板都有統一部署和規範。他們的環境設計采用橙色、綠色為主色調,色彩明快,清新活潑,符合機構服務具有親和力的特點。大同的環境管理主要體現在充分利用空間,將機構的風采不遺餘力地展示給所有服務對象。由於海龍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 ④麵積相較於其他中心較小,工作人員將天花板都作為項目宣傳之用,使服務對象對中心的項目一目了然,宣傳效果十分明顯。
大同和北鬥星對於環境管理的共同點有三個:一是“口號上牆”。“口號上牆”是指機構將服務宗旨、服務項目、機構目標、工作職責、團隊展示等製作成宣傳板,張貼上牆,時刻謹記團隊的共同使命。二是巧妙利用卡紙。我們發現大同和北鬥星的各個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都將色彩繽紛的卡紙運用到周圍的環境中,如“請節約用電”等環保標語運用生動可愛的漫畫方式加以展現,“12月第四周工作安排”也用卡紙剪貼而成,不僅環保,人們也更願意接受。三是合理安排服務空間。大同和北鬥星提供的服務包括長者服務、家庭服務、青少年服務、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等多個項目,機構將空間合理安排,劃分出專門的“長者樂園”“親子樂園”“膳養樂園”“心靈樂園”等不同的功能區,方便多個區域同時工作,也能夠針對不同對象分別進行空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