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禁忌文化對比研究(2 / 2)

2.飲酒禁忌

中國和英語國家在飲酒禁忌方麵有較大差異。西方酒類繁多,講究不同場合,不同飯菜配不同的酒。比如,飯前喝開胃酒,飯中喝佐餐酒,飯後喝雞尾酒或威士忌酒等。隆重的宴會上,他們會一道菜換一種酒,有時會把幾種酒參在一起混飲。而中國人主張隆重場合喝一種酒,混飲現象更是少見。西方人喝酒忌暢飲,一醉方休,而中國人忌牛飲或急飲。主人給客人斟酒宜勤,但忌淺、忌溢。

三、社交禁忌

在英語國家裏,拜訪某人需提前預約,否則會打亂別人的安排,造成不便。突然造訪被視為粗魯無禮的表現。以前中國人除了大事沒有預約訪客的習慣,但隨著社會節奏的較快,預約訪客逐漸開始實行,但沒有那麼嚴格。在預約到達時間上,中西方也存在差異。在西方晚到十分鍾被視為正常現象,美國人習慣晚到3-5分鍾,因為一般情況下女主人忙於飯菜,飯前5分鍾才有時間換衣服,早到會使主人感到尷尬。在中國,人們習慣於提前4-5分鍾到達以示尊敬。

在西方國家,隱私是最大的禁忌。與西方人交談時切忌談論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如年齡、收入、婚姻等。而在中國上述問題則被作為關注的話題加以討論。中國人也有忌談的東西如涉及個人尊嚴、缺點、短處等方麵的事情。

在英語國家,有一火不點三支煙的忌諱。也就是說點一次火隻能連續給兩個人點煙,如果給第三個人點煙時需重新點火,否則會給其中一個人帶來不便。

英語國家的人們在傳統的節日互送小禮品是常有的事兒,但忌送重禮,重禮被認為是一種行賄行為。在美國,忌諱在公共場合或者業務交往過程中送禮,忌諱送有公司標誌的東西(好像是在為公司做廣告)。在英語國家,毫無緣由的送禮會使受禮者感到莫名其妙,這和中國相似。

四、其他禁忌

關於顏色的忌諱。在歐美國家,盡量少用黑色,比利時人忌諱藍色,巴西人忌諱黃色。在中國,忌用紅筆寫自己的名字和寫信。

關於數字的忌諱。西方人把“十三”視為不吉利的數字,公共場合盡量避免使用這個數字。“星期五”在西方被視為黑色星期五。據說耶穌是在這一天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亞當夏娃是在這一天偷吃禁果的,大洪水也是在這一天爆發的。

中國人忌諱使用“四”和“三”(散的諧音),在喜慶場合避免使用這些數字。

由此可見,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不了解對方國家的禁忌就會導致友誼破裂,交際失敗,種族衝突等嚴重問題。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要想達到交際成功,避免文化衝突,必須了解對方的文化禁忌。通過深入的對比研究,提高文化意識,減少文化衝突,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楊宗、聶嘉恩、郭全勝,《中國實用禁忌大全》,199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 胡文中、杜學增,《中英文化習俗比較》,1998,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李建軍、李貴蒼,《跨文化交際》,2011,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