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礙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 將108例腹膜透析患者按隨機原則分為幹預組和對照組各54例,對照組按常規護理;幹預組在常規護理下進行針對性心理幹預,分別在幹預前、幹預5周、幹預10周後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定,判斷患者心理障礙的改善情況。結果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患者在幹預5周和幹預10周時相對於幹預前和對照組標準分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
[關鍵詞] 腹膜透析; 心理障礙;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63-02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主要的替代療法之一,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已成為日益關注的焦點。現代醫學研究表明[1],腹透患者容易出現焦慮等心理障礙,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康複。因此,了解腹透患者的心理狀況,並製定相關措施指導患者,解除其心理失調,有利於提高療效。筆者於2007年3月~2009年8月將我院108例慢性腎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進行有心理護理幹預和常規護理,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108例均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幹預組各54例,幹預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52.9±6.2)歲;病程(7.5±3.2)年。對照組男26例,女28例;年齡(51.5±5.7)歲;病程(6.5±3.5)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常規護理,指導腹膜透析常規操作;幹預組在此基礎上,定期給予心理護理幹預。采用Zung氏自評焦慮量表(SAS)進行測評,每個項目按1~4級評分,最低總分為20分,最高總分為80分,將所得總分乘以1.25得出標準分(T分),T≥50分為劃界線,50分以下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70分以上為重度。測量時間為心理幹預前、幹預5周、幹預10周分別進行,發放問卷,采用統一的指導用語,由患者自行或指導提問方式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檢驗標準α=0.05。
2 結果
患者在幹預5周和幹預10周時相對於幹預前和對照組標準分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腹膜透析患者焦慮的原因分析
腹膜透析是目前維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最佳方法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情緒。國內學者研究認為[2],焦慮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筆者認為腹膜透析患者焦慮的原因主要有:①剛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過分擔憂腹膜透析的成敗及透析可能產生的各種副作用;②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療程長、療效欠佳,容易產生悲觀的情緒;③由於自我形象的負麵改變(留置透析管、肥胖等)及患者常伴性欲下降、陽痿、不育等現象等,容易產生自卑、多疑,導致出現嚴重的人際關係緊張,產生焦慮情緒;④長時間腹膜透析的患者,由於自卑,整天在家害怕出門,導致社交活動減少,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感到活著沒有價值和意義;⑤過分依賴而對旁人產生過分要求,帶來家庭的不和諧與矛盾,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⑥腹膜透析患者除了忍受疾病的痛苦外,年老體弱、生活自理障礙、長期腹透經濟拮據、家庭成員照顧缺乏以及社會支持減少,易產生負性情緒;⑦並發症經曆,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發生率較高,由於擔心再次發生腹膜炎等並發症而加重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