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泰安市兒童家長對小兒應用抗生素認知情況的調查(2 / 3)

2.3 預防手術用物丟失、不完整

手術前、關閉體腔前、完全關閉後、皮膚縫合後,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共同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等數目完全相符並檢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隨意更改物品清點內容,術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護士親自遞交,並及時記錄。紗布、器械掉地及時揀起,盡量使用可X線顯影的,敷料、帶線棉片。手術實行專人負責製,原則上不更換手術護士,否則嚴格交接,交接者共同簽名,確保物品清點無誤[5]。

2.4 預防體位壓傷、神經損失、墜床

為患者安放手術體位時要求科學、合理、舒適,既要完全暴露手術野又要防止並發症。對於年老、體弱、營養狀況差、手術時間長的患者,應用軟墊保護好受壓部位,約束帶不宜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肢體不宜過度外展牽拉神經造成神經損傷。襯墊不當影響病人循環、呼吸。對使用止血帶的肢體應注意用襯墊保護好,壓力不應過大,不能超時使用,以免造成肢體缺血、缺氧致神經損傷等。保障病人在運送途中的安全,各種車、床應有安全帶或護欄,並隨時保持功能完好。

下麵對幾種常見體位的擺放總結如下。

①水平仰臥位上肢外展不能超過90°,以70°~80°為宜,以免拉傷臂叢神經[6]。

②俯臥位胸部墊一大軟枕,髂棘兩側墊小軟枕,使胸腹部呈懸空狀保持胸腹部呼吸運動不受限製,同時避免因壓迫下腔靜脈至回流不暢而引起低血壓,雙足部墊小軟枕,使踝關節自然彎曲下垂,防止足背過伸,引起足背神經拉傷[7]。男性病人注意保護陰莖、陰囊,女性病人注意保護乳房。在翻轉病人時,頭頸、胸腰部及下肢與脊柱同步移動,保持功能位,避免脊髓損傷[8]。頭部用馬蹄形矽膠墊,預防麵部壓傷。

③截石位將病人膝關節擺正,膕窩處墊一棉墊,不要壓迫腓骨小頭,以免引起腓總神經損傷,致足下垂。兩腿擺放寬度為生理跨度(45°)為宜,防止兩腿過度外展而引起大腿內收肌損傷。

④側臥位應特別注意核對手術部位,患側向上,避免因手術部位錯誤而造成醫療事故。腋下墊一腋墊,距腋窩約10cm,防止上臂受壓損傷腋神經;束臂帶固定雙上肢;頭下枕一25cm高的枕墊,使下臂三角肌群下留有空隙,防止三角肌受壓引起擠壓綜合征;上側下肢屈曲90°,有利於固定和放鬆腹部;兩腿之間放一大軟枕,保護膝部骨隆突處,骨盆擋板與患者之間各置一小軟墊,緩衝骨盆擋板對患者身體的壓力。

2.5 防止標本遺失或弄錯

建立標本存放、送檢製度。器械護士將手術取下的標本妥善保存,不可自行處理或丟掉,將標本盛於標本袋中,用10%甲醛固定並放於標本櫃內,並於標本登記本上做好登記。送標本時,由專人三方麵核對(病理單、標本、標本登記本),送至病理科與工作人員核對無誤簽字確認;對於手術中需冰凍切片的標本則由巡回護士在標本袋上貼上標簽,注明科別、姓名、床號、標本名稱、采集部位,連同填寫好的病理申請單專人送病理科,檢查結果以書麵報告為依據,不可口頭或電話通知,以免有誤,給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引起醫療糾紛。

2.6 加強設備及醫療器材管理

手術室的儀器設備多,如C型臂、多功能電鑽、各種腔鏡、高頻電刀等。定期對醫療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並組織學習,了解其性能熟練掌握各設備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在使用電刀時,電刀負極板盡量靠近手術區,與身體縱軸垂直,避免高頻電流集中產生密集熱引起灼傷,電流回路應避開金屬(如手術床,心髒起搏器,金屬置入物等)的部位,一次性負極板應粘貼與肌肉豐富處,與皮膚平整緊貼,不宜重複使用。儀器報警或切割效果差時,應及時檢查,不可隨意增大切割率。用酒精消毒後,提醒醫生待幹後才能使用電刀。衝洗體腔的鹽水應提前試好水溫方可遞給手術醫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