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過對ICU護士梯隊式管理,設置更合理的專業技術人員結構和崗位,激活不同年資護士的工作熱情,做好老中青護士的“傳、幫、帶”工作。方法 根據要求設領班護士,實行護士梯隊式管理,定期考核評價。結果 病人滿意率提高,各項護理質量檢查分數明顯提高。結論 梯隊式管理方法在ICU的應用,既有利於護理人才的培養,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又有利於護理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ICU護士; 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96-02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醫院,ICU護士是我院護理隊伍中優秀的護理骨幹,主要承擔院內各科危重病人和各種複雜、疑難、新開展大手術的術後監護工作。由於專科特點的需求,對護理人員的監護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設置更合理的專業技術人員結構和崗位,激活不同年資護士的工作熱情,做好老中青護士的“傳、幫、帶”工作。我院ICU實行了護士的梯隊式管理,在提高護理質量方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我院ICU是收治全院危重患者和各種疑難、複雜、新開展大手術後病人的綜合ICU,設床位8張,年收治病人數≥700例,平均住院日4.8d;護士18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7人,護師2人,護士8人,平均年齡30.4歲。
2 梯隊式管理方法
2.1 管理模式
ICU設護士長1人,領班護士5人,主班護士1人,護理分為5組,護士長每2個月對各小組統籌調配一次,以利於護士間的相互學習,科室實行護士長→領班護士→責任護士的梯隊式管理方法[1]。
2.2 排班方法
根據病房特點、護士及護士家屬的需求,實行兩班製排班,即白斑7:30→17:30,夜班17;30→7;30,每班固定護士3人,同時每班配備一名領班護士,根據護理工作量多少由領班護士統一調配管理。所有護士的排班由護士長完成,領班護士有權根據病人數量及護理工作量增減本班護士,在保證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保證護理人員休息。
2.3 領班護士的任職資格及培訓方法
領班護士必須由專科以上學曆、在ICU工作≥3年的主管護師擔任,臨床經驗和專業理論知識豐富,能夠以理論知識指導臨床實踐,熟練掌握ICU內的各項操作技能,具有豐富的監護技能經驗,有解決疑難問題和處理應急問題的能力,同時需具備良好的帶教能力和醫護合作精神,每2年實行一次競爭上崗,以利於提高科室的學習氛圍。由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主持競聘,廣泛聽取醫生的意見,擇優選用。科室為領班護士製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由科室護士長負責落實,領班護士需承擔院內護理會診,主持護理查房任務,參加醫療大查房、病例討論,必要時安排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
2.4 責任護士按需設崗
護士長根據科室工作安排護理分組,合理搭配責任護士,由領班護士根據病人數量、病情輕重、護理工作量的多少安排責任護士具體分管病人,真正做到以崗擇人,按需設崗,注重護理服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