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圍產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保健狀況的影響(1 / 2)

[摘要] 丁卡因誤入中耳致內耳毛細胞功能障礙而出現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經對症治療後逐漸恢複正常,因此耳部應用要慎重。

[關鍵詞] 丁卡因; 內耳; 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 R7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104-01

鼓膜外傷性穿孔是耳鼻喉科常見病,表麵麻醉或不麻醉下行鼓膜貼補實驗治療是耳鼻喉科醫生常做的處置之一。我們在工作中遇到1例丁卡因麻醉下行鼓膜貼補實驗治療,丁卡因誤入中耳致內耳功能障礙1例,現報道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33歲,因外傷致左耳聽力下降1周來我科治療,病程中無耳鳴及眩暈。既往無藥物過敏史。查體:心肺功能無異常,左耳道清潔無血性及膿性分泌物,鼓膜緊張部下部可見直徑約6mm圓形穿孔,中耳無膿性及血性分泌物。純音聽閾測定:語言頻率平均聽力左耳氣導為30dBHL,骨導為5dBHL;右耳氣導及骨導均為5dBHL。診斷:左耳鼓膜外傷性穿孔。

當即(2007年3月)2%丁卡因棉球鼓膜表麵麻醉下,行鼓膜貼補實驗治療,治療前丁卡因棉球放置鼓膜表麵時患者不自主頭向患側輕移後躲向健側,丁卡因被緊緊的壓迫在鼓膜穿孔處,當時未將棉球取出重新放置僅讓患者在治療椅上等候治療,約2min患者述眩暈、 惡心並嘔吐胃內容物,不敢睜眼,起身向右側傾倒,無呼吸困難及意識障礙,立即取出耳道內丁卡因棉球,測血壓120/80mmHg心率80次/min,眼震快向向右側,伴左耳高調耳鳴及聽力下降,安定2mL肌肉注射、5%葡萄糖500mL加入維生素B6100mg靜點,觀察病情變化。約一個小時後眩暈症狀明顯減輕,6h後患者敢睜眼,走路需攙扶,仍頭暈惡心,左耳鳴減輕,聽力下降略好轉。患者有振動幻視現象(活動時感覺外界景物晃動靜止時無異常,自覺體位不穩)。查體:自發性快向向右水平眼震,左耳道清潔無血性及水樣分泌物。純音聽閾測定:語言頻率平均左耳氣導45dBHL骨導25dBHL,右耳氣骨導均5dBHL。聽性腦幹誘發電位:左耳Ⅰ、Ⅲ、Ⅴ波潛伏期明顯延長,Ⅰ~Ⅲ波間期較正常延長Ⅲ~Ⅴ波間期正常,右耳各波潛伏期和波間期均正常。DPOAE左耳未引出反應波,右耳引出正常DPOAE。診斷:1、左耳鼓膜穿孔;2、左耳感音性耳聾。囑患者臥床休息,給予營養神經、內耳血管擴張劑、鎮靜等治療。

2d後患者基本可以正常行走及工作,但仍感頭暈,無惡心嘔吐。1周後複診,眩暈基本好轉,左耳鳴減輕,鼓膜穿孔已有愈合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