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年大麵積帶狀皰疹1例(1 / 2)

[摘要] 目的 探討宮腔鏡對輸卵管性不孕的診療效果。方法 回顧我院2007年1月~ 2009年1月因輸卵管阻塞導致的不孕症患者200例,一組84例進行輸卵管通液治療,一組116例利用宮腔鏡進行輸卵管插管介入治療,術後隨訪受孕情況。結果 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再通率達87%,兩組療效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宮腔鏡; 介入治療; 輸卵管阻塞

[中圖分類號] R71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110-02

輸卵管性不孕是不孕的重要原因。據文獻報道,66.7%的不孕症是因輸卵管阻塞所致[1]。現在回顧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因輸卵管阻塞導致不孕症的患者,采用宮腔鏡下插管介入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收到較好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門診不孕症患者,其中原發不孕38例,繼發162例不孕,平均年齡(28.15±2.52)歲,不孕症時間1~8年。

經子宮輸卵管造影確診為輸卵管阻塞或通而不暢者200例,隨機分為兩組:宮腔鏡組116例,通液組84例;選擇84例輸卵管通液治療作為對照組,116例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為腔鏡組。疏通液為生理鹽水20mL、慶大黴素8萬單位、地塞米鬆6mg、糜蛋白酶4000 單位。

1.2 器械選擇

宮腔鏡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AR-T10E型電視宮腔鏡。輸卵管導管為該公司生產的體部外徑1.6mm,尖端長10mm,尖端外徑1.0mm的特製醫用塑料導管,膨宮液為5%葡萄糖液。

1.3 方法

輸卵管通液術依照婦產科學,宮腔鏡下通液術按宮腔鏡操作常規: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檢查子宮位置,擴宮頸至7~7.5號,膨宮壓為24~28kPa,沿宮腔方向將鏡體插入子宮腔,觀察宮腔是否存在病變的同時,找到輸卵管內口,直視下將醫學導管依次插入左右輸卵管內口4~5mm,注入含亞甲藍疏通液,每側通液10~20 mL,無阻力且宮腔鏡顯示屏上無反流,提示輸卵管通暢。若注入液體時,不能注入或注入壓力過高,有反流或全部反流,提示為疏通性障礙,可將導絲插入輸卵管導管內,直至阻塞部位,輕柔往返推移,直至阻力消失,拔出導絲,再次注入含亞甲藍的疏通液10~20mL,無阻力或加壓後阻力消失,顯示屏上無液體反流,提示輸卵管複通。若輸卵管插管及應用導絲疏通困難者為失敗。通液結束,退出鏡體,再次觀察宮腔及宮頸,以免漏診。

術後禁房事兩周,抗生素預防感染,加用中藥活血化淤,清熱利濕等對症治療。術後第3、5、7天酌情通液,以鞏固療效、防止粘連,共治療1~3個療程。

1.4 療效判定

根據有無阻力及液體反流進行評估。無阻力、無反流為通暢,有阻力、有反流為通而不暢,阻力大及液體全部反流則輸卵管不通。

觀察妊娠率:對200例治療1~3個療程後,隨訪1~3年是否妊娠。

1.5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統計結果均用SPSS處理,P

2 結果

2.1 輸卵管複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