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營銷新活力
社會責任營銷建立信任營銷
【科特勒如是說】
一些有良知的公司選擇另一種服務公益事業。蘋果公司向貧窮地區學校派發電腦;雅芳公司資助研究人員,以便找到乳腺癌病因和治療方法。企業能夠千方百計地幫助其他領域,而不單純是生產產品和賺取金錢。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科特勒認為,社會責任營銷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企業必須對消費者負責,如此才能獲得長久發展和利益;二是責任本身是一種社會需求,是一種觀念產品,這種產品可以為企業增加利潤。那麼,塑造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不僅僅是出於贏得消費者的尊重,更是一種快速提升自身知名度,實現企業長久發展的重要保證。
企業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滿足顧客需要,如果企業領導者能夠將最大限度地為顧客服務,將服務消費者看成自己的一種責任來盡心盡力地去做,那麼,其自然而然會把企業經營好,企業自然而然就會順利發展下去。不要為了賺錢而賺錢,這樣很容易陷入唯利是圖的誤區,其實,樹立企業的責任意識,樹立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意識,才是保證企業與社會實現良性互動,企業實現良性循環的保障。企業與消費者,與社會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千萬不要把它們割裂開,隻有保證企業與社會與消費者形成和諧互信關係,企業才會順利、健康發展。所以,責任營銷能實現企業和消費者、社會的共贏。
對於企業來講,樹立社會責任形象,真正踐行社會責任,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會隨之帶來很多企業發展的利好。
1.有利於擴大市場占有率
企業想要發展就要不斷地開拓市場,開拓市場就是讓更多的人購買自己的產品。如果企業在人們的心中成功樹立了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就會迎來更多的消費者的信賴,消費者自然就更願意購買該企業的產品。所以,這就大大提高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隨著企業形象的不斷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會越來越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自然會上升。而隨著市場占有率的擴大,企業贏利能力的增強,企業就能為社會多做貢獻,為消費者生產更好的產品,贏得更高的美譽度和信任度,如此就形成了社會與企業的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圈中,企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2.有利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誰擁有了更多忠實的顧客,誰就容易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保證有足夠多的老顧客和穩步發展的新顧客的根本是,顧客能夠購買物美價廉的產品,顧客能享受到周到的服務,這樣顧客對企業產生值得信任的印象。顧客會不由自主地始終購買該品牌產品。所以,企業以負責任的態度生產產品,為顧客服務,必然會留住越來越多的顧客,企業的經營狀況就會穩步上升,如此,即便麵臨非常激烈的競爭或者動蕩的經濟環境,這樣的企業也能保證有更穩定的收入,企業競爭力自然增強。
3.有利於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樹立責任意識和形象,會為其發展開創廣闊的空間。比如,企業可以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員工工作更加積極,企業生產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另外,企業能夠贏得其他企業的信任、合作與幫助,有助於得到政府的信任而更多地得到政府的資助和優惠政策。同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一種長期的促銷手段,保證企業有穩定的客戶源。
世界上的大企業,都有自己的社會使命和宗旨,比如,沃爾瑪提倡的“我是社區一分子”,麥當勞體現的食品、歡樂、朋友,3M是創新解決問題,迪斯尼是給人們歡樂,默克是挽救和改善人類生命,可見,企業使命的最高境界與社會責任是一致的。
在中國企業界,“企業社會責任”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企業對於社會責任的概念還隻限於“希望工程”和災難性援助,甚至有一些企業連捐助資金都不能保證到位。有很多企業並沒有真正把社會責任當成企業安身立命,長久發展的保障,反而有些企業打著社會責任的旗幟,目的隻是提高目標消費者的關注度,不負責任地做著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一係列與企業行為相關的問題,如拖欠農民工工資,礦難事故,豆腐渣工程等,都折射出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感的缺失。當假煙、假酒、毒奶粉、地溝油這些觸目驚心的字眼頻頻出現的時候,人們對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提高企業“公民”責任的呼聲日益高漲。
社會責任營銷的影響力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會逐漸凸顯出來。企業應該將這一責任觀念重視起來,保證企業的長治久安。
社會責任營銷有多種表達形式
【科特勒如是說】
我們支持“可持續營銷”,關注慎重利用能源和資源的營銷。“綠色運動”號召高效率的,節約能源的洗衣機和烘幹機,生產帶有更加節約能源的發動機的小型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