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壾歎了一口氣,道:“朕之性命不足惜,若能使孫氏宗祠香火不斷,降之亦可,卻不知劉胤及蜀漢朝廷是何態度。”
其實陸機的書信之中,對吳國的投降待遇已經有所提及,隻是陸玄不方便提出,難免有裏通外國之嫌疑,陸玄道:“此有何難,陛下隻需派一使臣,前往牛渚,與劉胤請降,便可知之。劉胤若聞陛下欲降,必然會喜出望外,條件也定然優厚,真如是兵臨城下,不但城中百姓遭殃,條件也定然會苛刻許多,所以臣以為請降之事,宜早不宜遲。”
孫壾正欲挑選使臣人選,就聽殿外有人稟報道:“啟稟陛下,蜀國雍王劉胤派使者前來謁見。”
這說曹操,曹操便到,孫壾當即道:“宣。”
使者在黃門侍郎的引領之下,上得殿來,眾人一看,這分明就是大熟人,吳國的武昌左部督薛瑩,如今他搖身一變,竟然成了季漢的使者,著實讓吳國朝臣們是吃驚不已。
陶濬憤怒不已,喝道:“叛國逆臣,你還有何麵目前來麵聖?陛下,臣鬥膽請旨誅殺薛瑩,以絕貳臣之心。”
孫壾瞧得薛瑩也是憤怒不已,畢竟象周處、陸晏、陸景這些人都為國捐軀了,薛瑩貪生怕死投降了也就算了,如果卻要到皇宮之中顯擺,還是做為漢國的使者,如何令人不怒。
薛瑩也是一臉的苦悶,他當然也不想來,可是劉胤點了名讓他來當使者,他又不敢不來,麵對舊日的同僚和故主,薛瑩也是有苦難言。
陸玄上前奏道:“薛瑩雖然是罪不容赦,但現在以他的身份,可是代表了蜀漢雍王,陛下殺他容易,隻恐失了劉胤的顏麵,再想議和,便是難也。”
孫壾自然也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意思,如今他們想要投降,巴結劉胤還來不及,如果真的觸怒於他,隻怕想投降人家還未必答應,所以,雖然叛臣就在眼前,孫壾也得咽下這口氣來。
薛瑩主動上前致禮,闡明來意。
其實劉胤給出的投降條件,是相當地優厚,隻要孫壾肯降城投降,季漢朝廷定然會賜予孫壾不低於公爵之位,同時,但凡吳國的孫氏宗族,皆可封為列侯,至於東吳的官員,一律原職留用。
聽到這些條件,孫壾不禁是頗為心動,現在吳國已經是大勢已去,南遷南安最多也是能保全性命而已,而且南遷的風險可是極大的,一不留神,就連性命都可以枉送掉。
現在劉胤提出的條件封公,宗族為列侯,世代皆可享受這些待遇,就恐怕已經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孫壾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
眾臣一聽,更是歡欣鼓舞,麵露喜色,他們更關心的,是他們的爵位官位,如果一旦都不受損失的話,那麼身在吳國為官還是身在漢國為官,又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