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悠悠歲月(一)(1 / 2)

演講比賽是在生活區廣場進行的;有近四千犯人參加的。參賽選手是經過複賽後評選出具有決寬賽資格的八名犯人,所有的演講稿都經過教改科的審查,而我的僅是交個題綱,發子和教改科科長說;監區臨時安排他參賽,宋振嶺這麵還正在籌備監獄的運動會播音,省局文藝彙演和大型圖片展的解說,劉科長和張副科長很理解我,怕我不為監區出力恐怕不好,隻是說他是政府信得過的老犯人,也是監獄資曆最老的演講選手了。

我的參賽帶有一定的突然性。連選手和評委(教改科的幹事和各監區教育幹事組成)都感到很意外,有的人問我:“宋振嶺,你哪來的這麼大精力啊?”還有的說:“宋振嶺,你爭強好勝的心裏太強了?給新手讓讓路吧?”

聽到這些話語,我隻是相視一笑。

教改科把我安排最後一個出場,我的演講是12分鍾,題目:“骨肉親情”,從我被捕後到兒子出生,我由死刑改判無期之後,兒子和家人去看守所看我,當兒子向我跑來時,我問周圍這是誰的兒子等一個個小故事串聯,一直到兒子上幼兒園,小朋友問他每天都是媽媽來接,為什麼爸爸不來接,兒子先是說上班呢?到後來問急了說走了嘴,自己一個人跑到牆角蹲在那一個人流淚,到上小學三年級後,學校開班會,兒子的理想是想當法院院長,把爸爸放回來的經過,展現了兒子的成長,經曆和影響兩代人的心路曆程。當時場上幾次自發地響起熱烈的掌聲和笑聲,而笑聲過後留給人更多的卻是苦澀和深深的思考。

從選材的獨特性和真實性加上多年曆煉的演講功底,在評委合議中異口同聲地把第一名的榮譽評定在了我的頭上,最後評委問劉科長有沒有異議,劉科長說:“那還有什麼爭的,宋振嶺肯定第一。”

我和選手們都站在評委席的不遠處,等待結果和頒發獎品,聽到政府的談話,有的選手私下議論:“不用猜,第一誰也爭不過宋老師。”

公布名次和頒發獎品時,先從鼓勵獎開始,鼓勵獎3名,三等獎2名,二等獎2名,最後公布的一等獎,我走上台向千名到場的同犯深鞠一躬,轉向評委席深鞠一躬,然後跑到劉科長麵前,接過獎品,再次敬了一個禮,轉身還沒走出場上眾人的視線,發子一把手將我拉住,把鋼筆要了下來。到了後場,選手們都要看看這支幾十元錢的鋼筆,我笑著說:“我是給人家做的嫁妝。”選手們都笑著說:“原來如此,不然你不會臨時出場的。”

演講會結束後,監獄發生了小的變動,教改科的劉科長調到動力科當科長去了,獄偵科的王義科長調到教改科接替劉科長的位置。王科長表示,教改科安排的各項活動,以前怎麼安排的現在繼續進行。接著大型圖片展開展,我一共給犯人解說了13場,在犯人中產生很好的效果,監獄政治處認為,了解香港知識,幹警組織參觀圖片展也是很必要的愛國主義教育,開始監獄安排了兩名女幹警來教改科查詢相關資料,當我把一大摞子書籍和萬餘字的解說詞擺在她們麵前時,兩名女幹警馬上失去了信心,說:“這可不是幾天就能熟悉的,解說詞還要背下來。”沒有呆到中午就回去了。第二天,王科長告訴我,監獄考慮時間關係,給幹警解說的任務就由我來完成,明天,監獄所有的領導都來展覽室先聽聽我的解說水平和效果,讓我認真準備準備。

之後的幾天裏,我給全獄近千名幹警解說了三場,又給離退休的監獄科級以上幹部解說了一場。我的準備和表現受到了獄領導和監獄幹警的認可和好評。這也為我以後調動改造單位,改造打下了很好基礎。

運動會還沒有召開,參加省局彙演的文藝隊便成立了。

我們創作組,教改科給安排了創作室。教改科領導考慮我們每晚需加班加點的創作,我們做點小灶,王科長也是默許了,我們的創作室和生活科的糧米加工車間一牆之隔,一天晚上,隗占軍和孫世雲從隔壁不錯的同犯那搞來一袋自己加工的麵粉。創作組的其他人都住在教改科,因我在監區主抓教研一攤兒,每天隻能兩頭跑,晚上回去,早晨早一點來,白天還要回監區幾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