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稱呼的方式
稱呼的方式有多種:
其一,稱姓名。如“張三”、“李四”、“王娟”等,稱姓名一般適用於年齡、職務相仿,或是同學、好友之間。否則,就應將姓名、職務、職業等並稱才合適,如:張三老師”、“李四處長”、“王娟小姐”等。
其二,稱職務。加“王經理”、“汪局長”等。
其三,稱職業。如“老師”、“空姐”、“乘務員”、“醫生”、“律師”、“營業員”等。
其四,稱職銜。如工程師、教授、上尉、大校等。
其五,擬親稱。如“唐爺爺”、“汪叔叔”、“胡阿姨”等。
其六,稱“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同誌”等,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稱呼。
一般在正式場合的稱呼應注重身份、職務、職稱、職銜;非正式場合可以輩分、姓名等稱呼。在涉外活動中,按照國際通行的稱呼慣例,對成年男子稱先生,對已婚女子稱夫人、太太,對未婚女子稱小姐,對年長但不明婚姻狀況的女子或職業商人稱女士。這些稱呼均可冠以姓名、職稱、職銜等。如“布萊克先生”、“上校先生”、“護士小姐”、“懷特夫人”等。對部長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可稱“閣下”、職銜或先生。如“部長閣下”、“總統閣下”、“總理先生閣下”等。但在美國、墨西哥、德國等沒有稱“閣下”的習慣,因此對這些國家人士可以“先生”相稱。對日本婦女一般不稱“小姐”、“女士”而稱“先生”。君主製國家,按習慣稱國王、皇後為“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為“殿下”。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稱,也可稱“閣下”或“先生”。對有學位、軍銜、技術職稱的人士,可以稱他們的頭銜,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將軍、某某工程師等。外國人一般不用行政職務稱呼別人,不稱“某某局長”、“某某校長”、“某某經理”等。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可以稱職務或同誌。在美國,人們常把直呼其名,視為親切的表示,隻是對長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3.稱呼的忌諱
在人際交往中,為了使自己對他人的稱呼不失敬意,應避免在對人對事稱呼上的一些忌諱。
①不要使用綽號和庸俗的稱呼。商人不要隨便給人起綽號,稱呼“哥們兒”、“姐們兒”、“大腕兒”等,這些稱呼不僅難登大雅之堂,而且還會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商人形象。
②不濫用行業性或地域性的稱呼。師傅、老板、出家人等帶有行業性;使用很廣的“愛人”這一稱呼帶有地域性,在境外或國外往往被理解為充當第三者的情人。
③對不吉利的詞語和惡言謾罵的詞語要避諱。如“死”字,中國人曆來就十分忌諱,並另造了一些詞來表達死的含義。如百年之後、老了、去世、下世、過世、辭世、病故、病逝、長逝、長眠、仙逝、作古、不在了、遠行等等。再如北京地區為了避免罵人嫌疑,將沾了“蛋”字邊的東西都改了名:雞蛋叫作雞子兒,皮蛋被叫做鬆花,炒雞蛋稱為攤黃菜,雞蛋湯叫木樨湯;這些言語忌諱不僅反映了人們趨利避害的思想傾向,也表示了對他人的尊重。
老經驗:
恰當的稱呼使感情更加融洽,使交流更加順暢。
稱呼,是溝通人際關係的信號和橋梁,也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