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積極疏導員工的受挫折心理(2 / 3)

這時,離死亡不遠的他才開始領悟到是貪婪的魔鬼控製了他的身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他開始考慮如何將龐大的財富捐贈給別人。於是,他相繼設立了洛克菲勒醫藥研究所、洛克菲勒教育普及會、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夫人紀念基金會。

財富是過眼煙雲,金錢是身外之物,這的確有一定道理。除了錢,人的一生還有許多值得去追求的事物,如果一個人把賺錢當做生命的全部,便容易被金錢所俘虜。如此癡迷於金錢的人,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直立著裝錢的錢袋子罷了。

因此,要樹立起不隻為薪水而工作的意識。因為薪水隻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絕不是唯一的一種。一個人如果隻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遠一些的自我提升和發展的意識,工作起來也就沒有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一個以薪水為個人奮鬥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從工作中真正獲得的更多的東西卻不隻是工資卡中的數字。

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平安,這往往是事業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工作過分輕鬆隨意的人,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將工作僅僅當做賺錢謀生的工具,這樣的人其實是很悲哀的。

有一次,英國女王參觀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當她得知任天文台台長的天文學家詹姆·布拉德萊的薪金級別很低時,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布拉德萊得悉此事後,懇求女王千萬別這樣做,他說:“如果這個職位一旦可以帶來大量收入,那麼,以後到天文台來工作的人,將不會是天文學家了。”

關於工資與工作的相互關係,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有種種議論。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人們的喜悅,不是隻靠金錢就能得到的。工資可以減少人的不滿,但不能增加人的滿足感。應該說,能夠增加人的滿足感的,還是工作本身。

不管什麼工作,如果能夠自發地、自主地去進行,人們就會從中感受到工作的意義。而且重要的是,選擇工作,不要隻顧眼前利益,而應從有利於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考慮。

即使你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但如果你忠於自我的話,就會發現金錢隻不過是許多種報酬中的一種。想要走上成功之路,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選擇一件即使酬勞不多也願意做下去的工作。所以,如果你覺得這份工作是被動的、沒有樂趣的話,你最好的選擇就是離職,重新去應聘。當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時,你也將成為別人競相聘請的對象,並且獲得更滿意的酬勞。

從提高能力、增長智慧這個角度來看,任何工作都是為自己做的,不存在打工者與老板的差別。你是在為別人打工,每個成功者都經曆過打工的過程,但對工作的不同態度造就了不同的結果。在不具備自己創業的條件下,需要為別人打工來取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並有所積蓄,以便為自己將來創業或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奠定物質基礎。

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的過程,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你是為薪水而打工,但不隻是為薪水而工作。為薪水而工作,看起來目的明確,但是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心智,使你看不清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

在工作中,有些人善於耍小聰明。要麼上班遲到、早退,要麼在辦公室與人閑聊,要麼借出差之名遊山玩水,要麼借報銷之名將不應得的錢財揣進自己的腰包。這些人自以為得計,但他們的損失將遠遠大於他們的所得。這種人也許會得逞一時,但終將失敗一世,永遠與成功無緣。

薪水是企業對員工所作貢獻的相應回報,也是大部分應聘者、打工者關心的東西。因此,很多人在工作中,總是忽視薪水之外更重要的東西。他們一心想把目光對準薪水,高薪的職位就留,低薪的職位就換,很少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什麼樣的工作才適合自己。其結果是,這樣的人到頭來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們對職業的理解是膚淺的,所以成功很難與其結緣。

不要隻為薪水而工作。生計是工作的一部分目標,但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這比生計更重要。生命的價值不能僅僅是為了麵包,還應該有更高的需求和動力。不要放鬆自己,時刻告誡自己,人要有比工資更高遠的目標。

一位著名的教授有兩個得意的學生,他們都十分優秀,聰明能幹,對於他們而言,畢業後找一份工作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當時,教授有個朋友正好剛剛創辦一個公司,委托他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作助理。

教授讓兩個學生都去看看。第一個學生麵試結束幾天後,給教授打來電話:“您的朋友太苛刻了,他隻肯給月薪600美元,因此很遺憾,我不能為他工作。現在我已經在另外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是800美元。”

盡管還是隻有600美元,但第二個去麵試的學生卻欣然接受了。教授得知後問他:“這麼低的工資,你不覺得吃虧嗎?”學生回答說:“我當然想掙更多的錢,但我對您的朋友印象十分深刻。我覺得隻要跟著他,就可以從那裏學到很多本領,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而且從長遠來看,我在那裏工作將更有前途。”

很多年過去了,第一個學生的月薪由800美元漲到了三四千美元,第二個學生卻從月薪600美元拿到了年薪200萬美元,還有外加的公司股權和分紅。

所以,不要刻意考慮薪酬的多少,而應珍視工作本身給我們帶來的價值。要知道,隻有我們自己才能賦予自己受益無窮的黃金,而老板給人的永遠都是屈指可數的金錢。

如果我們不僅僅是為薪酬而工作,那麼我們從工作中得到的將比我們為它付出的更多。用心工作,力求進步,我們會在企業甚至整個行業中贏得良好的聲譽。

古往今來,那些成功人士的一生往往起伏跌宕,使他們失去了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失去的,那就是能力。是能力使他們重新躍上事業的頂峰。傑出人物通常都具有非凡的決斷力、創新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然而,他們的這些能力也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鍛煉得來的,不是一生下來就具備的。他們通過工作提高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發現了自己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潛力。

如果一個人隻是為了薪水而工作,沒有高尚的目標,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受傷害最深的不會是別人,隻會是自己。這是一種自我欺騙的表現,而因此所蒙受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即使他日後奮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是很難追趕的。

根據一個人的工作,就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如果他在工作中,能夠付出努力,認認真真,兢兢業業,那麼無論他目前的薪水是多麼的微薄,相信他也終有成功的一日。

老板支付的工資也許是微薄的,也許沒有達到員工的期望,但是員工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實力讓微薄的工資增值。這些實力就包括寶貴的閱曆、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力和品行的鍛煉。它們顯然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也不是簡單地用金錢就能買到的。

工作不是一個關於報酬的簡單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的嚴肅的問題。從這個本質上來說,工作不應該僅是我們為了獲取薪水而去做的事情,而應該是我們為了實現生命的價值才去做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工作隻是為了金錢,那麼他就會成為金錢的奴隸。

現代社會,高薪往往成為年輕人追求的最主要目標。但不幸的是,正是這個錯誤目標的指引,致使他們很容易被短期利益蒙蔽心智,看不清未來發展的道路,使他們喪失了許多大好的機會。

這些人常常因為薪水低而對工作敷衍了事,此種做法固然對老板是一種損害,但長此以往,無異於使自己的生命枯萎,將自己的希望斷送。一個抱此種態度工作的人,一生也隻能做一個庸庸碌碌、心胸狹窄的懦夫。他們埋沒了自己的才能,也湮滅了自己的創造力。從而使自己毫無價值可言。

所以,薪水的多與少永遠不是工作的終極目標。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通過工作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和經驗以及踏進成功者行列的機會,這才是最有價值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