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打擊,堅決消滅”,這幾乎是中國企業對待同行競爭對手的共同作風。然而,這種“對手觀”,正是中國市場無法步入健康期的最大障礙。
毛澤東一向反對殺降,反對殺俘虜,這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充分表現出來。對俘虜不虐待,不搜腰包,是不殺降的進一步發展。這是每一個領導者都應該有的寬廣心胸,也是必要的。
東漢末年,曹操率兵在官渡大敗袁紹,是中國戰爭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為其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雙方交戰之時,袁紹兵力數倍於曹操,曹操的形勢一度岌岌可危。隻因袁紹剛愎自用,不聽謀士忠言,致使謀士憤而投曹,獻計獻策,火燒烏巢——袁軍糧草重地,曹軍方得大勝。
勝利後,曹軍發現袁紹的文件中有大量朝中官員寫給袁紹的書信,全都是討好袁紹,以為自己謀好退路。有人建議曹操徹底追查此事,以通敵罪名論處這些官員。
曹操否決了這個建議,也沒看這些信件,並命人全部燒掉。曹操說:“當時形勢危急,我尚不能自保,他們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啊!”毛澤東就曾點評曹操說:“殺降不祥,孟德不為。”
對手是什麼?
最簡單地說,你是一匹賽馬,那麼對手就是逐鹿場上的另一些賽馬。
有時,一個產品的開發、一個市場的拓展,正是由於對手的存在才得以實現。對手之間的公平競爭和精彩對決,創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商業神話,才使我們這個商業世界熱鬧非凡,市麵繁榮,充滿了勃勃生機。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永遠不要試著去消滅你的對手,有時候更要樂於看到對手的強盛。
在百事可樂最初的70年裏,它一直是一種地方性的飲料品牌。直到上世紀初,它找準了一個對手——老牌的可口可樂,並相應製定出“年輕一代”的品牌策略。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因此,這對偉大的對手,從彼此的身上尋找到了靈感和衝動,並造就了一場偉大的競爭。正如後來的經濟學家所評論的:“百事可樂最大的成功,就是找到了一個成功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