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大人也愛玩

今年24歲的胡曼莉高中畢業後,在一個住宅小區裏開了一家經營日用品的小商店。這天,她正在為生意不景氣而苦惱的時候,在一家著名軟件公司做程序員的表弟來看望她。胡曼莉看到表弟西裝革履、風度翩翩,不由心生羨慕。她感歎道:“如果我不是小時候貪玩,沒準也能像你一樣生活得風光體麵呀!”誰知表弟不但沒有一點兒高興的樣子,反而皺著眉頭訴說了辦公室工作的一大堆不是,胡曼莉這才知道看起來風光體麵的白領其實生活得也很累。表弟還回憶起小時候的童年趣事,感歎地說:“唉,真想現在也能開開心心地玩一回啊!”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胡曼莉想,像表弟這樣的白領一族在城市並不少見,他們的工作壓力太大,渴望放鬆,也渴望能重溫童年的感覺,像小孩子一樣忘我地玩上那麼一會兒。那麼,專門給大人提供玩具,會不會是一條新鮮的生財之道呢?

想到這一點後,她趕緊到網上搜索資料,果然發現,原來大人玩具市場早就存在了。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的大城市中,33%的成人認為自己喜歡並願意購買適合自己的玩具。出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童年時因為經濟原因,很少用玩具打發時間,現在可能產生“補償”心態。另外,這些三四十歲的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競爭激烈,成人玩具由於需要全神貫注地投入,可以暫時忘記這種壓力。隨後,胡曼莉又高興地發現她居住的小區附近,就有一家比較大的成人玩具專營店,離她這兒隻有3站路!

經過考慮,胡曼莉決定試試。她來到那家成人玩具商店。在店裏,她第一次看到了磁懸浮飛標、立體四子棋和可以發射小火箭的飛機模型,還有造型可愛的各類卡通玩偶……她對每件玩具都愛不釋手,可是這些玩具大多價格不菲,一般都在200元左右,有的甚至要上千元一件。最後,胡曼莉咬咬牙選定了50件小型的魔術玩具和一些卡通玩偶帶回家,準備試賣。

第二天,她就給表弟打電話,請表弟幫忙安排自己去他的公司推銷。安排妥當後,胡曼莉在一個周五的中午來到了表弟的公司。這時員工們剛剛吃過午飯,看到有人帶來這麼多玩具,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可是當知道玩具的價格後,大多數人都遲疑了,他們紛紛說:“這麼貴的玩具,要是玩了兩次就不想玩了怎麼辦?”眼看一樁樁生意就要溜走,胡曼莉的腦子飛快地轉動著,她忽然大聲說:“這些玩具不賣,隻出租!每件隻按出售價的10%作為租金,一周一換!”一個女孩兒頓時歡呼起來:“哇!一天隻要幾元錢!真合算。”不一會兒,所有的人都圍過來,你一件我一件地“搶”了起來……最終,胡曼莉以平均每件每周20元的租金租出了47件玩具,這次胡曼莉共賺回租金940元。

出租玩具,收入賽“白領”

首戰告捷,胡曼莉心裏有底了,她把自己的2萬元積蓄全部拿出來又買了一批玩具。

這一次,胡曼莉又租出去100多件玩具,回收租金2000多元。胡曼莉算了一下賬,等下周出租的玩具全部收回,她一共可以賺到將近4000元,而這些玩具還可以再出租。

有了兩次成功的經驗,胡曼莉信心大增,她決定加快拓展新的市場。

胡曼莉經過一番思考,決定用散發宣傳單的方式拓展業務。她的宣傳彩頁以一個益智玩具“智慧盒”的故事開頭,正文則主要從健康和娛樂角度,說明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們應注意調節精神、緩解壓力,最後注明收費標準和自己的聯絡方式。她連夜趕到印刷廠,印了2000份宣傳單。

第二天早晨,胡曼莉來到地鐵旁的寫字樓邊,在進出寫字樓的必經之路上,向大家發放宣傳單。很多人被那段故事性的文字介紹吸引住了,邊走邊看。這樣,一個早晨胡曼莉發出去了200多張宣傳單。中午,她又在附近一座稍小的寫字樓前發出了80多張,直到下午人家要上班了,胡曼莉才收工回家。

接下來,胡曼莉就焦急地等待著電話鈴聲的響起。下午5點多鍾,胡曼莉接到了兩個電話——正是寫字樓裏的兩家公司打來的!一個是一家著名外企的中國總部,另一個是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對方都請她第二天上午來公司麵談。

第二天,胡曼莉首先找到了那家外企。接待她的是一位談話中偶爾蹦出幾個英文單詞的“海歸”丁先生。丁先生說:“你真的很有眼光!我在國外工作時曾經很喜歡玩各類成人玩具,還買了好多,可惜回國時沒有帶回來。沒想到回國後這種玩具還真不好買。你的租賃業務正好可以讓我再過把癮,我還要向我的員工推薦呢!”胡曼莉心裏暗暗高興:看來自己找對人了。她謙虛地說:“看來您是這方麵的行家了。很高興能跟貴公司合作,以後還要請您多提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