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利用社會資本取得職業生涯成功的策略
前沿彙
作者:馬莉
摘要:本文基於社會資本相關理論,從積累組織內社會資本和開拓組織外社會網絡兩個方麵,分析了利用社會資本保障職業生涯發展成功的具體措施。包括在組織外部參加虛擬社區,加入專業團體,積極牽線搭橋和傳遞價值;在組織內部尋找職業導師,參加跨部門協作,實現弱關係到強關係的轉化七個方麵。
關鍵詞:社會資本 社會網絡 職業生涯成功
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對個體的職業生涯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有意識地建立和運用社會資本,既是保障個人職業生涯成功的一個新策略,也是組織人力資源開發的一個新策略。
一、在組織外部建立開拓型的社會網絡
1.參加或建立虛擬社交網絡。在現實社會,信息的互相交流的機會很少、渠道也很狹窄。通過網絡交往,人們可以與異質網絡的朋友交流各自的知識、興趣與愛好,實現個人的知識複合與最大的發展,而使個人能積累起大量的信息社會資本。網絡交往是弱關係,弱關係可以把不同性別、不同行業乃至不同階層的人聯係起來。雖然彼此不知道之間的交往能持續多久,但是人們都期望能長期持續下去(至少在交往定向階段很多人持這樣的態度),以便為以後自己的就業和事業創造良好的人際氛圍,積累人際社會資本並實現其保值增值。時下通過社交網絡建立自己的職場人脈已經成為趨勢,找工作,談生意,越來越多的職場與商務合作都通過微博等社交平台完成,社交網絡已然成為構建人脈的主平台。
2.加入專業團體、協會或者組織。各種專業團體、協會等各類組織提供了社會關係網絡拓展的優良環境。一方麵,這些組織經常舉行一些會員活動,在活動中會員之間可以形成良好的關係。共同活動能夠把形形色色的人用一個共同的興趣點凝聚起來,而不是把有著相似背景的同類人聯係到一起。另一方麵,團體之間的互動也可以為組織成員產生社會資本。這些組織中的成員是和個人持有異質資源或者信息的人,他們也正在尋找方法來幫助別人同時完善自己的社會關係網絡。例如地方上的商會組織經常成立正規的社交聯絡小組,定期舉行商業論壇,與地方企業、政府等部門做資源對接的活動,這些自然可以幫助會員在政府關係、商務人脈方麵有所拓展。
3.通過社會網絡傳遞資源。處於信息和價值交換樞紐中心(hub)的個人可建立起互惠互利的發展平台,在此平台上的個人均可從持續的資源互換過程中受益。在中國文化中,受惠的人總是變一個花樣加重分量去歸還施惠者的人情,這就又使施惠的人再加重分量去歸還。如此反複,平台上的個人之間就建立起了心理契約。因此,互惠加強了個人之間關係的互依性。與此同時,傳遞資源者在資源分配中也會對其他人施加影響,可以通過控製重要資源的傳遞渠道和對資源接受者進行策略性的篩選來增加資源共享者的路徑依賴性,並在一定程度影響了資源共享者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