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

管理

“雙11”,誰的狂歡?

2013年“雙11”,淘寶係交易額突破350億元,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電商業績斐然,各類垂直電商的銷量也創下曆史新高。與往年不同的是,除傳統“雙11”當天全場商品5折外, 300多個品牌線下的3萬家門店同時參與,消費者可到參加“雙11”活動的實體店試穿、試戴和抄貨號。而在“雙11”未到之時,戰火已經在家居行業點燃。10月29日,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發布微信要求商戶抵製天貓線下活動。消息一出,竟引發居然之家等19家較大規模家居賣場的積極響應。

每年的“雙11”都是對全國物流體係的極大考驗。去年“雙11”,物流成為電商突破一大限製因素,造成了大量庫存積累。此外,在瘋狂促銷的火熱氣氛中,消費者常會被價格衝昏頭腦,最後買了一堆原本並不需要的東西。“雙11”狂歡季究竟誰真正撈到了實惠?

北京博元創通農業谘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旭東

又是一年狂歡季,1分鍾破億,6分鍾破10億,短短一天淘寶係交易額突破350億元,遠超去年。在數據成倍往上刷的同時,帶來了各種亂:加價促銷的、服務打折的、交易刷量的、吆喝3個珠穆朗瑪峰的……各種亮點晃瞎人眼。年年此時,都會有成千上萬“剁手人”陷入狂歡狀態,巴望著敲響12點鍾好去淘便宜貨。買到的貨是否真便宜早已不是重點,配送需要多長時間誰會在乎?人們心知肚明的一個業內事實是,“雙11”實質上是庫存商品的甩貨季。

除了購買時瞬間產生的歡樂,有多少采購真的必需?“歡樂”成為唯一的關鍵詞,什麼必需品、精明、廉價都成了浮雲。現在的電商,幾乎每月每季都有不同類型的大促,而“雙11”隻是登峰造極而已。“雙11”就是一股逆流,搞得整個電子商務甚至傳統零售行業越走越偏,家居業開始抱團反對。無數買家蜂擁而至,甚至花掉一年的收入癲狂地趕這一天,這不是什麼好事。降價使得電商得以迅猛崛起,但如果繼續低層次地進行消費刺激和情感玩弄,未來商家的電商前途注定死路一條。

雙虎家私營銷總監楊波

不難發現,參與聯合抵製的家居大佬們,如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吉盛偉邦、集美等,都是家居綜合性賣場(雲集了眾品牌小商家的所謂一站式購物的現代賣場,有的是廠家直營,有的是個人投資)。難道電商與傳統零售及品牌商如此水火不容嗎?19家零售大賣場代表不了整個家居傳統零售行業,它們主要是擔心電商對自身渠道王國的衝擊,損害自身的利益。而對於家居品牌商而言,一方麵想借“雙11”提升銷量及擴大市場占有率,要求品牌店提供線下支持,如商品抄號、配送安裝等各種服務,這至少說明不排斥;另一方麵,對於依附於傳統大賣場生存並建有店中店的品牌商而言,則擔心賣場對其品牌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

我們認為,電商與實體店將逐步融合:首先,要處理好品牌商與實體店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目前,家居行業電商運營主要是由廠家負責,實體店承擔配送安裝及售後服務。這樣一來,品牌商網上銷售必然會影響到實體店的營業額,從而影響實體店的收益。其次,要重視網銷與實體店的均衡互補式發展。從美樂樂等電商打造線下體驗店不難看出,對於大件耐用消費品,消費者不僅在乎網上的價格,更看重線下的實體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