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不斷地提高身體素質(1 / 3)

認識自己的身體素質

領導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對領導自身身體素質的要求應比一般人要嚴格得多。作為領導者,在身體素質和工作強度方麵,必須忍受和適應領導工作對自己提出的許多特殊要求,忍受雜亂而少規律的生活方式。這一切都像一座座大山口,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一個領導者的身體素質,要求領導人在身體發育狀況和健康狀態、強健體魄以及對艱苦環境的忍受方麵要比一般人具備更加理想的條件。那麼,作為領導者,你究竟對自己的身體素質有多少了解呢?一般而言領導者身體素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體力因素

體力因素是領導者身體素質的首要構成部分,指與人的體力相關的生理學意義上的器官或係統發育及其健康狀況,如人體的肌肉、四肢、五髒等的生理功能。體力因素既是身體素質的最基礎的部分又是身體素質構成的低層次結構形式。這個因素是領導者在其他各方麵能力的物質載體。它的形成與先天因素有一定的聯係,但主要取決於後天發育狀況。

對於任何一名領導者來說,具有良好的體力狀況總是對他的才能充分發揮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領導者的升降、調動、進退,無不與它有著極為密切的聯係。現代社會中,對領導者身體素質的要求日益提高,領導者首先要重視的當然是自己的體力狀況,否則,將不但不能適應社會前進的大浪,反而會逐漸被其吞沒,或者被淘汰,落在曆史的後麵。

1682年6月沙皇伊凡五世去世後,俄國貴族在擁立新沙皇這個問題上發生重大分歧,分為兩派,一部分擁立伊凡,一部分擁護彼得。後來兩派妥協,共同擁戴伊凡和彼得同時任沙皇,由於他們都還年幼,所以由姐姐索菲亞攝政。在這個複雜的形勢下,鬥爭首先在伊凡與彼得之間進行。伊凡身體條件極差,瘦小羸弱,癡愚無能,而彼得體格健壯,性情粗野,有人君之度,更多的時候是他臨朝視事,由於他的身體和性格的優越,經常和夥伴們與當時俄軍精銳射擊軍混在一塊戲鬧,因此漸漸得到元老重臣和軍隊的支持,於1689年實際上廢除了伊凡的沙皇稱號。年僅17歲的彼得以超凡的體魄和手段,在軍隊的支持下粉碎了姐姐索菲亞的政變企圖,奪回政權,親理朝政。這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沙皇彼得一世。他用自己的鐵腕手段,征服了俄國的愚昧和落後,終於使俄國一躍成為橫跨亞歐大陸的一大帝國,彼得一世也因此名垂青史。

第二,心理因素

在現在的形勢下,人們都在千辛萬苦地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領導者們更是如此。在“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工作狂潮中,我們在這裏特別強調一下領導自身的身體素質,特別是領導者的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最新定義是: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的完全平衡狀態。一個人隻是身強力壯,沒有器質性疾病,還不算完全健康。隻有體格和心理兩方麵都健康的人,才算得是真正健康。身體素質的一半是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既有心理因素,又有複雜的社會因素。領導者應該懂得一點心理學,有助於幫助自己和理解他人。對自己的能力應作出恰當的估計,確定目標應切合實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常言道“生理衛生強身,精神衛生強心”。領導者由於工作的特殊要求,應注意經常保持心情舒暢,調整自己各方麵的身體機能,使之總處於最優化的工作狀態。

第三,年齡因素

一般情況下,年齡狀況反映了一個人的體格和精力所處的實際狀況,也是對一個人的體質的定量性的分析。因此,凡提及領導者的身體素質,很自然地就要考慮到他的年齡因素。組織人事部門在選拔和評議領導人才時,更是離不開這一條件,在諸評價因素中,年齡是最容易進行量化計算的東西,不像其他條件一樣比較隱晦,因此長期以來得到高度重視,不可等閑視之。

了解了一些有關領導者身體素質方麵的東西,那麼究竟領導地位與身體素質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領導者在身體素質這方麵應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半壁河山淪喪,偏安江南的統治者無力應付,屈膝投降,舉國黯然,此時,獨有一人拍案而起,“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他就是傑出的詞人也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辛棄疾(號稼軒)。雖然詞名蓋過了政績,但這位能文能武的儒將絕非隻會讀文章。稼軒自幼胸懷大誌,深深懂得強健的體魄對於自己未來事業的重要,積極從事身體鍛煉,習練武藝。他的騎、射、劍術都相當熟練,身體十分健壯,青年時即曾以五十騎突入敵軍萬人之中,生擒叛徒,數斬敵將,威鎮天下,為抗金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直到老年,仍是英姿不減,“精神不老健如虎”。對身體素質的高度重視,使他取得文學和政績的“雙豐收”,名垂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