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明殷國嘉正九年元月,寺境之戰開始,曆時兩年零三個月,與嘉正十一年三月結束,明殷國以極大的兵力優勢取勝,但是雙方都戰況慘烈,邊境人民名不聊生。
為國犧牲的將士們成千上萬,有那麼一支騎兵,在寺境之戰開始一年半後突然失去聯係,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找到他們的蹤跡。大家雖然都沒有明說,但是都已經得出了一致的肯定,這支騎兵已經全軍覆沒。而大家之所以關注這支騎兵的原因是,這是景昭庭帶領的親兵,裏麵還有白明珠。
朝廷裏麵都風傳,據最後的線人回報,景昭庭剛愎自用,不聽他言,一意孤行,是此軍覆沒的主要原因。為此,引得龍顏大怒,立即革了景昭庭所有的職位,還派人一直在追查此事,誓清枉死將領的冤屈,也不許任何人替昭庭求情。
好在最後,皇帝法外開恩,準許刑部罪人不罪族。
而整件事情,七家從頭到底都不曾開口評論一個字,也沒有任何不正常的舉動,甚至,就連派出家兵去尋找這兩人的下落也沒有。可是,也有傳聞說,七家一直都沒有放棄去尋找這兩人,就算是戰爭已經結束兩年。
沙城水渠一事在問言的主持下非常順利,也得以在作為甲子之修的方案在朝堂上通過,問言因為升了正二品太子少師,在全國範圍裏麵主管此事。
文靜在年過後不久便有帶著二爺離開了京城繼續遊學。不過,他們這次遊學的方向是往寺境一片,大概是為了讓二爺更加清楚的了解戰爭給予人民造成的痛苦吧。
正青則開始代替昭庭不再隻做文職將軍,在指揮了幾場戰役都取得勝利之後,他便代替了昭庭的職位做了征邊大將軍。
子安還是和以前一樣,在乾離山上守著神祗,隻是在每逢月初十五的時候下山來找文靜他們喝酒。
弘文自然也是,盛家的生意依舊獨占鼇頭,每天需要他看得賬本高如南山,他也經常奔波於不同的州,去查看盛家在那邊的產業。
沒有人再會提起景昭庭和白明珠了,世界離了他們也正常運作,沒有任何不妥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