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會計製度方麵的原因。在市場經濟下各方利益相互博弈的必然結果就是會計準則的製定,這種準則具有不完全性,是一種不完全的合約。這些準則與納稅製度相互矛盾、相互衝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製定的會計信息就會與實際情況
不符。
4 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措施
4.1 對經營者實行激勵機製及約束機製
實行激勵及約束政策首先應使經營者所得的利益和責任目標掛鉤。對經營者實行責任目標約束時,首先應注意使責任目標建立在公司未來收益的較準確的估計基礎上,因為不合理的目標設置將誘發不實會計信息的產生;其次應當建立基於經營者經營成果的有效激勵機製,使經營者的目標函數與所有者趨於一致,從而改善雙方的激勵相容性。也就是要使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保持一致,要完全杜絕經營者為了私利幹預會計信息,致使會計信息錯誤,提倡除了獎金外,通過給經營者股票期權來激勵經營者,加大監事會和董事會權利,讓其發揮對經營者的監督作用。
4.2 促進相關主體認真提高其知識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
一是要保證會計人員持有上崗證,要堅持對會計人員進行年檢,同時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後繼教育,要及時補充新的會計知識及會計處理方法,養成會計人員良好的職業情操。二是全麵落實新的《會計法》,無論是企業的領導、單位的負責人以及企業會計師們都要全麵地學習新的《會計法》,嚴格地做到知法守法。
4.3 加強打擊會計違法強度,加大造假成本、減少預期收益
會計造假者通常都是為了經濟利益鋌而走險,例如單位負責人為了偷稅漏稅而指使會計人員造假、中介機構為收取高額中介費而造假等。對會計行為實施嚴格監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加強查處力度,嚴格按照《會計法》對該實行罰款的以及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於主要責任人員要真正地起到懲罰教育作用,而不能隻停留於形式;二是執法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全麵的調查,而不能隻做局部範圍的調查,避免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三是建立公告製度,對違法的個人,單位必須在重要的網站、報紙上予以公告,對其行為曝光,督促其改正。
參考文獻
[1] 陳淑芳.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 張蕭.會計魔方:失真會計信息剖析[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5.
[3] 仇俊林.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李姝.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5] 吳聯生.當代會計前沿問題研究:創新與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王彩霞(1973—),女,江蘇淮安人,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總公司中級會計,研究方向:會計學。
(責任編輯:劉 晶)